共和2758年(西元1917年)11月26日,蘇門答臘島,楠榜港。
楠榜港又名“班達楠榜”或者“丹戎加蘭”,位于蘇門答臘島南端,西臨印度洋,東濱爪哇海,東南隔巽他海峽與爪哇島相望。在11月24日的下午,解放軍的軍靴踏上了這個城市。
在這個時代,這里還沒怎么開發,這個港口城市的規模也不大,整個城市也不到3000人,荷蘭人在這里只有一個連的駐軍。當解放軍登陸時,長白號重巡洋艦只是用210毫米主炮朝著岸上開了幾炮,荷蘭人就掛起白旗投降了。
原來的楠榜港市政府大樓現在就成了第121師2團的指揮部。原來的市政大廳此時已經變成了指揮中心,里面擺滿了電臺、電話和各種通訊設備,以及軍用計算機等高端設備,院子里和樓頂上都架起了各種各樣的天線。
這時,這里面一片繁忙,團部的參謀和通訊士官們正在處理各方匯聚來的信息,并及時作出回應。
“105毫米榴彈才5個基數,這根本不夠,至少要15個基數。否則我們無法進行下一步行動……”
“港口嗎?趕快卸貨,對,就是1006船隊,趕快。你們動作要快點,今天下午3點1102船隊要到,盡快把碼頭騰出來。什么?港口設備不夠?知道了,我們會派一個連來幫忙……”
“工程兵連人手不夠,請征調當地市民協助。不管是華人還是荷蘭人,都先征調起來,現在是軍管!”
“我是團部,三營請講……明白,往楠榜聚居區的道路已經清理完畢。祝賀你們,我會立即向首長匯報……”
“新管委的民政官員什么時候到?我們這里忙死了……對,叫他們快一點……”
“武警,我們需要武警……什么,暫時抽不出武警,只有鬣狗和兀鷲……那好吧,鬣狗也行,兀鷲也行,趕快派過來……”
整個大廳里,電報的滴滴聲和電臺電話的通話聲,以及爭論的聲音響成一片,熱鬧堪比集貿市場。
在市政大廳中間的擺著一個本地的大比例沙盤,幾個新分來的年輕參謀正圍著這個剛剛運來的沙盤忙碌,他們一邊對比手中的最新情報,一邊在沙盤上插上各種標志和各色小旗。
團長洪石樓上校這會兒也站在沙盤旁邊,一邊對照手里的情報,一邊耐心的指點這些今年才結束連隊實行到團部工作的菜鳥。其實洪石樓上校今年才31歲,也比這些新嫩大不了多少。但是他的資歷很老,在軍隊尤其是陸軍里面也是相當有名氣的。
洪石樓字岱貞,是四川省南充市儀隴縣人,出身于佃農家庭。幼時上過當地地主家的私塾,還參加了縣試、府試,但要參加院試的時候,正好碰上俺大清取消科舉,于是洪同學就斯巴達了。隨后他先后進入南充縣高等小學堂、順慶府(今南充市)中學堂學習。
1906年10月,星科集團面向全社會招生,于是洪同學就考進了星科安保學校(西南軍事大學的前身),算得上是文總的第一批本時空土著嫡系軍官。他在實習期間就參加過了四川、云貴、兩廣等多次戰役,表現極為出色。并且在兩廣戰役中立下了一個非常驚人的奇功,他在連隊正式軍官全部傷亡,連部失去指揮能力時挺身而出,帶著剩下的一個多排士兵,日搶三關,夜奪八寨,一口氣打穿了清廷新軍防線,還俘虜了800多新軍的牛叉人物,就連文德嗣知道后,都驚呼奇跡不已。
因為他的優異表現,畢業時就被直接授予中尉軍銜,并且直接擔任代理連長,不到4個月就晉升上尉擔任正式連長。然后又參加了蘇皖魯戰役,在奪取韓莊的作戰中立下大功。在北洋政府投降后,又參加了解放東北的行動,可說在解放戰爭當中是打滿了全場的。在中日癸丑戰爭期間,他參加了解放臺灣的戰役,又立下了不少戰功,中日戰爭后被選入國防大學進修中級軍官課程。
1914年6月畢業后授予少校軍銜,隨后作為軍事觀察員派往歐洲戰場。他在德國呆了大半年,又在法國呆了大半年,在充分了解了歐洲軍事狀況后,去年4月才輪換回國擔任營長。今年初在文德嗣的特意栽培和老上級蔡鍔的強烈推薦下,以正式中校軍銜掛臨時上校肩章,擔任121師2團副團長,并代理團長職務。這么蛋疼的官銜設置明顯就是為了提拔他,估計這次戰爭結束,那兩個“代理”和“臨時”就可以抹掉了。
這時,一個通信士官過來報告道:“團長,三營報告。他們已經打通了楠榜聚居區的道理,與該聚居區的武裝自警隊順利會師。目前港口與聚居區的通道已經清理干凈,周圍五公里內已經沒有匪徒了,他們已經在道路兩側設置了警戒區和預警點。該聚居區的武裝自警隊抽出了兩個主力營前來配合我軍,目前正在途中……”
“好,三營干得漂亮。”洪石樓高興的說道:“有了當地華人的幫助,我們就輕松多了。等他們到了,就讓他們接手城內治安和部分城防,我們就可以騰出手進行下一步計劃……”
這時,從門外跑進一個參謀,向他報告道:“報告團長,十一連連長李宗仁報告,他們接到一個荷蘭人的求救。那個荷蘭人請求我們去救援他們在城外的一個莊園……”
“什么?荷蘭人向我們求援?”洪石樓楞了一下,隨即眼珠一轉就說道:“好吧,你把那個荷蘭人帶過來,我們問問情況……”
不一會兒,參謀就帶著十一連連長李宗仁和一個年紀不大的荷蘭少年回來了。
………………………………………………………………
原來的市長辦公室,現在自然成了洪石樓的團長辦公室。
洪石樓現讓一個翻譯去接待那個荷蘭少年,就把李宗仁拉過來問道:“德鄰,你先說說怎么回事?”
“哎,團長……剛才我們在城門執勤的時候,這個人就從城外沖了過來,讓他停下也不聽,差點兒就被我手下一槍崩了。”李宗仁就開始說起來:“……等我們把他制服后,這家伙居然一把鼻涕一把淚的求我們去救他媽媽和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