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文總的一片好心腸卻沒接受,除了小弟日本表示支持之外,其他列強都反對直接插手南美局勢。因為一戰死了太多人,現在整個歐洲社會的反戰情緒極為嚴重,革命高潮才剛剛過去,各國政府也不敢去試探民間的心理底線了。
就連死人比較少的美國,政府有心插手,但民間也不想打了,就連可以影響政策的財閥們,現在眼珠子都盯著非洲,自然也騰不出太多精力去管南美的事情。在他們看來,還沒怎么開發的非洲那邊比南美更有油水,那邊完全是美國說了算,想怎么搞就怎么搞,南美多少還要給當地政府分點,那邊利潤高就不用說了。
因為反對的太多,按照列強一致的原則,最后關于組建維和部隊的建議就只好不了了之。不過,這也僅僅是不能直接下場,代理人戰爭還是可以打的。德國為首的同盟國集團支持阿根廷,英法為首的協約國集團支持巴西,而美國為首的西約組織和中國為首的人革聯則是中立。
在頂級列強們作壁上觀,沒有直接下場的情況下,這一場ab戰爭是打得天昏地暗。在當時,巴西的總人口2800萬,阿根廷為1100萬,但阿根廷的政府收入要比巴西多一半上,而且巴西南部的交通狀況比較坑,所以算起來兩國的戰爭潛力相差無幾。
就在ab大戰正酣的時候,玻利維亞也跳出來怒刷存在感。
共和2767年(西元1926年)9月9日清晨,一陣引擎的轟鳴聲打破了大廈谷的寧靜,玻利維亞軍隊開進了這片地區。玻利維亞一面宣稱自己對當地的主權,一面驅逐當地的巴拉圭居民。說句實話,巴拉圭這會兒是真心不想打仗的,55年前的巴拉圭戰爭可是真的把他們打怕了。但現在這個情況,想不打就要認慫,被逼到墻角的巴拉圭于9月16日向玻利維亞宣戰了。
本位面的大廈谷戰爭,又名查科戰爭,提前6年爆發了。但這還不算完,哥倫比亞和委內瑞拉之間,因為馬拉開波平原的歸屬問題,也鬧得雞飛狗跳,眼看也快爆發戰爭了。
因為文德嗣這個風神翼龍的影響,中國強勢崛起了,世界上多了中國這個超級大市場,這可是一個黑洞般的市場。最重要的是,中國的航空、汽車和石化工業的騰飛,也帶動了石油產業的發展,順帶就是石油資源的紅火。
南美各國都是資源大國,他們靠著賣資源是大發其財,大多數南美國家的經濟實力都遠遠超過了原時空的同期水平,而與之相應的,各國的矛盾也更加嚴重了。這些矛盾除了歷史恩怨之外,最主要的動力就是現實利益了。
這些國家以前是吊絲窮逼的時候,就算相互之間有點兒矛盾,只要不是太過分,咬咬牙也就算了,打仗太花錢了啊。但是這些個南美國家發了財之后,心態就不一樣了。以前沒錢就算了,可現在有錢了還不能快意恩仇的話,哪還怎么愉快的玩耍?
真正讓他們矛盾激化的原因,歷史恩怨只是一部分,主要還是現實利益。正是因為他們都是靠賣資源發財的,對這個財源自然就很敏感了。沒資源的看著有資源的隔壁發了財,說不眼紅那是騙人的,自己家里沒有自然就想搶隔壁的。但是本來就有資源也不安分,人心苦不知足,既得隴復望蜀。自己有的還嫌太少,自然也想要更多。
比如哥倫比亞就是一個,他們出口的物資主要是煤炭、石油、天然氣、綠寶石、鋁礬土和鈾礦。此外還有金、銀、鎳、鉑、鐵等礦產。但是他們發現,隔壁的委內瑞拉靠著賣石油賣得比自己還多,數錢數到手抽筋了,日子過得比自己還滋潤。
哥倫比亞人心里就不平衡了,最讓他們坐不住的是,油田最集中的馬拉開波平原就在他們家門口,就在他們家門口,因為很重要所以說兩遍。于是哥倫比亞就想委內瑞拉提出了領土要求,聲稱馬拉開波平原是自己的。
好吧,從理論上說,哥倫比亞的要求也沒有問題,嗯,至少哥倫比亞人是這么認為的。
因為哥倫比亞的前身是“大哥倫比亞共和國”,這是當年玻利瓦爾領導南美人民反抗西班牙殖民統治,爭取民族獨立斗爭過程中建立起來的一個國家,包括了哥倫比亞、委內瑞拉、厄瓜多爾和巴拿馬在內的國家。只是它是一個短命的國家,創建人玻利瓦爾在1831年去世后,就因為內部矛盾解體了。
哥倫比亞覺得自己是南美北部地區的正統,對該地有天然的管轄權。現在他們覺得當時委內瑞拉帶走的地盤太多,所以要求把馬拉開波平原割讓給自己。按照哥倫比亞人的想法,他們覺得自己沒有要求隔壁重新合并,就已經很仁慈了,現在不過是要塊地盤而已,敢不給?
但是人家委內瑞拉人不能接受。好端端的要咱們割地,憑什么啊?
不過委內瑞拉的國力還是哥倫比亞弱得多,于是他們馬上找到了厄瓜多爾幫忙,他們用的借口很充分。“野心勃勃的哥倫比亞人要重新恢復大哥倫比亞,現在是先打我們,要是我們扛不住到時候就輪到你們了……”
委內瑞拉倒也不是信口開河,哥倫比亞這幾年發了財,野心就開始起來了,類似“重建大哥倫比亞”之類的論在他們國家相當流行。厄瓜多爾真心被嚇到了,他們這種小國肯定是玩不過哥倫比亞的,唇亡齒寒的道理他們還是懂的。要是委內瑞拉真的撲街了,他們也肯定完蛋了。
至于另一個分出去的巴拿馬倒是不用擔心,人家現在已經是大西洋公約組織的一員了,直接受到美國保護。要是哥倫比亞敢去找巴拿馬的麻煩,揚基牛仔們會把他們抽得滿地找牙的。
原本美國是想來管一管的,畢竟這里是它的后院,因為巴拿馬問題,哥倫比亞和揚基佬的關系非常惡劣,所以美國是打算幫委內瑞拉,于是他們派出了大西洋艦隊逼近哥倫比亞沿海地區進行威脅。
但揚基佬這次卻打錯了算盤,他們派出艦隊的行為一下子捅了馬蜂窩,立馬遭到了所有列強的反對。特別是歐洲列強的反應最大,協約國和同盟國兩大集團在一戰之后第一次聯手,要求美國立即撤軍,并不得干涉南美各國的內部矛盾。
這很正常,歐洲佬覺得這****的白頭鷹已經占了太多的便宜,撈到了太多好處,無論如何不能再便宜他們了。而且他們提出的理由也相當打臉,他們是把美國以前一直掛在嘴上的“門戶開放,機會均等,自由貿易”等說法,原封不動的還給了美國。
同時,歐洲聯軍也出動了,英德法奧意西荷比八國宣布組成了聯合艦隊,對哥倫比亞進行“友好訪問”。歐洲佬的想法是很正常的,他們覺得既然哥倫比亞和美國不對付,那么正好扶持起來牽制美國啊。
一戰末期鷹醬家發瘋一樣的下餃子,爆坦克海,爆飛機海,可是把全世界都嚇尿了。可不能讓美國繼續增強實力了,這已經成了老歐洲心照不宣的默契。當然同時被列入重要限制對象的還有中國,不過比起張揚的美國,中國就顯得低調得多。
中國的八國聯軍沒組織起來,揚基佬倒是先嘗試了一下歐洲的八國聯軍。現在的美國雖然也很強大,但是遠遠不是原時空后世那個可以吊打全球的人類希望國。而且這件事情上,太平洋對岸的好基友中國也沒力挺他們,只是在一邊和稀泥,要大家坐下來好好談。現在美國是孤掌難鳴啊,面對幾乎整個歐洲的反對,西約組織的那幫小弟幫不上什么忙的,他們也只好認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