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月初求票票……
…………………………………………………………
共和2783年(西元1942年)5月5日,漢京,總參謀部。
今天一早,文德嗣就來到新野區的總參謀部。總參謀部的主體建筑是一座24層的樓房,灰撲撲的十分不起眼。唯一的亮點就是從樓頂上架起了一座156米高的巨型無線電發射塔。還有就是樓頂上的四個巨大的鍋蓋型衛星信號天線。
“尼泊爾打得不錯嘛……”文德嗣滿意的點點頭。他此時正在總參謀部9樓的推演大廳里。
副總參謀長劉一強說道:“開局是打得不錯,但是他們也只是打了馬拉特一個措手不及,而且馬拉特是在內訌。如果馬拉特那邊反應過來的,他們就不會那么順利了。畢竟,馬拉特是一個大國,一億三千萬人口……”
推演大廳是一個裝飾非常科幻的房間,里面布置了激光全息衛星地圖、激光全息立體沙盤等非常前衛、非常科幻的東西。參謀們可以在這里很直觀的看到戰場的畫面,也能用配套的計算機進行各種戰場的模擬作戰,就跟玩游戲一樣。
只要參謀們想出個什么新計劃,就可以向上級申請使用推演大廳,對他們的計劃進行立體沙盤的推演。可以和人對戰,也可以和計算機對戰。非常好玩,比現在最好的戰略模擬游戲還好玩,比較民間的游戲不可能用超級計算機來進行運算,更不可能讓你自己編寫劇情嘛。
至于那些參謀們是不是有把這里當游戲大廳,那就不知道了。所以這里大概是總參謀部最繁忙的地方,4臺大型立體沙盤,8個小型立體沙盤隨時都有人等著。沒辦法,這里有來自三大軍種幾十個兵種的專業參謀和綜合參謀,他們的人數有七八百呢,換句話說,就是有七八百職業編劇,每天都能冒出好多新的點子,或者是新的腦洞。
當然,今天這些參謀都被趕出去了,現在推演大廳里全是軍政大佬。
“馬拉特這個國家有著先天性的缺點,因為他們就不是一個正常發展起來的國家,而是英國人硬生生拼湊起來的。而且英國人在劃分次大陸的時候,有太多的私心,不懷好意的埋了太多釘子。就說這個馬拉特邦吧……”
總參謀長辛杰操縱著三維地圖,把馬拉特地區放大。
“……你們看,它東北的比哈爾邦,一直就不愿意和馬拉特一起過。南方的馬哈拉施特拉邦,是馬拉地族的聚居區,他們和印度斯坦人也是老冤家。然后,西部的拉賈斯坦邦被民主自由黨控制,馬拉特內部也是分成了兩股勢力,中部中央邦被人民力量聯盟控制,掌握政府的國大黨只能控制印度斯坦邦、喜馬偕爾邦和哈里亞納邦三個邦……”
印度斯坦邦大致相當于原時空后世印度的北方邦和北阿坎德邦。
“現在這種一盤散沙的格局,就是英國人一手造成的……”辛杰分別點亮了馬拉特現在的勢力分布,只見偌大個馬拉特頓時分成了五種顏色。
拉賈斯坦邦在英國統治時,叫做拉杰普塔納,意為“拉杰普特人居住的地區”。當時拉杰普塔納有18個土王和2個薩拉達爾(類似城主或總督),人們將這一土邦林立的地方習慣又稱“拉賈瓦拉”,意為“土王之地”。后來英國佬把這塊地盤也劃歸馬拉特,馬拉特獨立后就把這里組建成一個新邦,取名為拉賈斯坦,梵文意為“眾土邦王公之地”。
馬拉特政府是準備從土王們手里收權,這自然引起了土王們的不滿,當地的土王和權貴們都聯合起來抵制國大黨政權。再加上當地的主要居民是拉杰普特人,他們和印度斯坦人的關系可談不上好,英國人在的時候還能壓著,這一撤退,該地的土王們自然就鬧起來了。
而且這幫土王也挺會玩的,他們聯合出錢組織了一個叫民主自由黨的政黨,沒錯,就是“民主自由黨”。土王們一點不覺得這個名字有什么畫風不對,就打著“民主自由”的旗號和國大黨爭權。
而控制中央邦的人民力量聯盟,原本是馬拉特議會的第二大政黨,也是最大的在野黨,他們是主張在印度實行社會主義制度。好吧,這一派的背后其實有中國的影子。二十年代的獨立運動時期,在次大陸名聲赫赫的“馬拉特解放陣線”就是這個政黨的主要組成部分。在中英談判之后,英國吐出了緬甸、阿薩姆和東孟加拉地區,并把印度拆分為若干自治邦。中國也就宣布印度人民已經實現的自治,于是借機收手,不再支持那幾只自己扶持的獨立武裝。
“馬拉特解放陣線”當時已經發展得很強大了,有了自己的根據地,有自己的工廠和產業,即使沒有中國的扶持也得維持下去,后來他們與其他三觀相近的原獨立勢力聯合,成立了人民力量聯盟,掌控了大半個中央邦,并成立馬拉特的最大在野黨。
這幫人以前搞慣了武裝斗爭,不太習慣議會斗爭,所以在前幾年沒玩過國大黨,憋了一肚子火。在英國人勢力撤退后,多年積累的矛盾終于爆發,他們開始重新拿起武器,搞武裝斗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