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zhàn)期間,日本總共損失了超過1000萬噸的各類商船和貨輪,美國潛艇的戰(zhàn)績占到了其中的54%,而美國海軍潛艇部隊官兵人數(shù)僅占美國海軍力量的1.6%。若不是受到持續(xù)不斷的技術和戰(zhàn)術問題困擾,其戰(zhàn)績將會更高。
但是在本位面,這個情況卻完全倒過來了。
原時空日本的那些缺陷現(xiàn)在全都沒了。首先,日本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一個正兒八經(jīng)的大陸國家,盡管國內還有好多地方?jīng)]有開發(fā),但其資源也遠遠不是日本四島能比的。可以說他們除了石油之外,啥都不缺。戰(zhàn)略物資啥的根本不需要從外面運進來。
而唯一需要外部供應的石油他們也不擔心,其中不但有東非油氣管線的輸送,還有中國和人革聯(lián)幾個油霸國家的大批油輪。別說兩國現(xiàn)在沒有正式宣戰(zhàn),就算是宣戰(zhàn)了,再給加納八個膽子,他也不敢去攻擊中國的油輪啊。
你說用水面艦隊攔截?但攔截的前提是要掌握制海權,日本的海軍空軍可不是擺設,在干掉日本的海空力量之前,靠什么去攔截?嘴炮么?
其次,就是關于反潛技術的問題。本位面的日本因為在中日癸丑戰(zhàn)爭中吃夠了中國潛艇的苦頭,所以特別重視反潛技術了。在日本革命后,新日本成了中國的小弟,自然也獲得了大量比歐美列強先進的反潛技術。現(xiàn)在日本的反潛能力是僅次于中國的。
日美開戰(zhàn)后,美國也派了一批潛艇到日本沿海活動,但卻是肉包子打狗,被日本大量擊沉或俘虜,十艘里面只能回去兩艘,而戰(zhàn)果卻是寥寥無幾。
本位面的情況反過來,美國卻遭到了日本潛艇的嚴重威脅。因為美國的非洲領地工業(yè)薄弱,很多物資以及人員都要從美洲本土運輸,這條漫長的補給線就成了日本狼群的狩獵場。
日本潛艇的數(shù)量雖然也沒德國的多,但是性能更加先進,美國佬連德國潛艇都奈何不了,何況更先進的日本潛艇。
這就嚴重限制了美國向非洲的增兵,盡管他們從非洲本地強行招募了大批黑人炮灰,但是也沒有日本增兵增得快,敵我比例反倒縮減。而且本位面的日本陸軍也遠遠強于原時空的黃國馬糞,機械化程度相當高,重火力也不缺乏,而且武器性能更是超過美國。
比如現(xiàn)在日本的步兵已經(jīng)大量裝備了二式突擊步槍(中國81式的日本版),而美國大兵現(xiàn)在手里的步槍還大半都是m14呢。雖然m14也是一種自動步槍,但是性能遠遠不如二式。順便說一句,本位面中國的81式其實和原時空的同名貨大不一樣,用的是6x42毫米子彈,其實就是沒用復合材料的03式。
因此在拉鋸之下,雙方在南非的戰(zhàn)線就維持在了一個不上不下的膠著局面。
這里要說一下,盡管日美開戰(zhàn),但是中國和美國的貿易照樣做得紅紅火火。因為他們沒有互相宣戰(zhàn),美國也沒有襲擊日本本土,沒有達到觸發(fā)人革聯(lián)相關條款的條件。也就是說,從理論上,他們雙方還是“和平”的。那么中國自然不會對“和平”的美國進行貿易禁運了。
當然,考慮到日本人民的感情,中國還是宣布在日本“南非沖突”結束前,禁止向美國輸出武器和軍用品。沒錯,中國將此事定義為“武裝沖突”,兩國也都默認了。當然,禁運的也只是武器和軍用品,民用物資可不在其中。這一點日本人雖然不太舒服,但也只能理解,誰叫你們沒宣戰(zhàn)呢?中國可是一個負責任,守規(guī)矩的大國。
而美國從中國進口的武器其實也不多,只有一些如噴氣式戰(zhàn)斗機等比較高端的東西,因為他們自己國內的軍火財團都盯著這塊軍火這塊蛋糕,能自己生產的東西怎么可能去進口?
中國的軍火與商船已經(jīng)賣給了包含但不限于英美德日蘇在內的,二戰(zhàn)所有主要的交戰(zhàn)國。真正是銷遍全世界,中國因此而成為真正的世界兵工廠,而不是什么小家子氣的民主兵工廠或是法西斯兵工廠。什么是稱職軍火商?那就是要向交戰(zhàn)雙方的兩邊都倒賣軍火,那才算是稱職的軍火商。中國秉持著公平貿易的契約精神,給任何一家的交易都是一樣的,一分錢一分貨,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絕對的童叟無欺!
_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