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基本上就是確認大流氓們的勢力范圍了,西非共和國、撒哈拉共和國、幾內亞聯邦共和國自然是中國的小弟,由中國進行指導。
然后是對美洲的處置。
1、原美國的圭亞那州獨立,成立“圭亞那共和國”。原美國的加勒比州獨立,成立“加勒比共和國”
2、加拿大被拆分,只保留安大略和馬尼托巴省。努納武特地區和格陵蘭合并,組建“努納武特共和國”,做為因紐特人的家園??笨撕图~芬蘭地區組建以法裔為主的“魁北克共和國”。馬尼托巴省以西部分,割讓給中國。
3、美國被拆分。阿拉斯加州和加利福利亞州割讓給中國。新墨西哥州歸還墨西哥。猶他州,亞利桑那州,內華達州合并成“猶他共和國”。華盛頓州、俄勒岡、依阿華、蒙大拿、懷俄明、北達科他、南達科他、明尼蘇達和威斯康辛等州,組建印第安人為主體的“洛基共和國”。
德克薩斯、俄克拉荷馬、科羅拉多、內布拉斯加和堪薩斯等地組建“德克薩斯共和國”。然后就是北卡、南卡、田納西、阿肯色以及以南的諸州組建“美利堅聯盟國”。剩下的才是“美利堅合眾國”。
自此,美國被一分為五,從此成為三流國家,最多就是成長為二流國家,然后就到頂了。
4月10日,有關各國共同簽署了“上海公約”,確定了戰后的國際新秩序,“世界和平大會”勝利閉幕,也因此,這屆和會又被稱為“上海和會”。
本位面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從歐洲到亞洲,從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后有數十個個國家和地區、20億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戰爭,作戰區域遍及世界各州。據不完全統計,戰爭中軍民共傷亡1.5億人以上。
…………………………………………………………………………
“上海和會”結束后,各國回去種田的種田,舔傷口的舔傷口。中國向各國表示,可以幫助各國恢復遭遇核打擊后的環境恢復問題。這還真不是忽悠,中國確實有這能力。當然不是免費。
5月5日,中國宣布發射天宮三號空間站,并邀請各國共同出資,共同開發太空。當然,這時候中國也宣布了自己對于月球的主權。
當差距太大的時候,各國就只能跪舔了。到了這個時候,各國才發現,原來中國已經走了這么遠了,看來當年文德嗣說的的“星辰大?!笔峭嬲娴?。于是,文德嗣以前那本少有人問津的《文明的升華》重新被找出來,并在廣大讀者的要求,被翻譯成二十幾種文字,多次再版。
于是,但凡覺得自己有點兒錢的,有點兒技術的國家都湊了過來,要求加入“開發太空”計劃,中國也是來者不拒,然后按照各國的情況,具體分配任務。組建一個國際空間站。
不久,中國牽頭,讓各國簽署了《國際太空利用條約》,對衛星和空間站的利用進行了規范??傊?,各國不能隨便發射衛星,必須事先申請,經過“地球太空管理局”批準之后,才能發射。并且,報廢的衛星和軌道航天器以及各種太空垃圾,需要交費請“地球太空管理局”清理。
在天空一號開始建設時,在其眾多構成艙組中就包含了一個深空觀測艙組,這包含一個控制艙組與一個裝備艙組,當它被運輸到軌道上展開組裝完畢后,就是一個巨大的雷達與一個十米直徑的太空望遠鏡。它的儀器性能遠遠超過了原時空的哈伯太空望遠鏡與其他太空雷達。天空一號建設完畢后,這個艙組便開始運作,它的第一件事就是進行幾個指定區域的小行星搜尋與掃描觀測。很快便搜尋到成千上萬的小行星。
在1940年1月,一艘裝備最新式離子火箭發動機的自動探測船“探索者一號”,就已經向小行星帶出發,準備對幾顆較大的小行星進行繞行探測。
“離子火箭發動機”其實不是什么稀罕玩意兒,相關理論在20世紀初就被人提出,在原時空的60年代便做出了樣機。但是因為推力太小,不足以入軌,因此初期并沒有如“核火箭發動機”那樣受人重視。直到20世紀末,省錢成為重點的時候才被重新提起。然而,目前中國有了通天路,不需要考慮入軌的問題,因此省錢與效率便成為最高的優先,離子火箭發動機自然成為優先開發重點。
離子火箭發動機由于推力特低的特性,需要長期運作來提供速度,并不適合短時間飛行。但是長期飛行,比如火星計畫、小行星探測乃至于太陽系外的探測就非常適合。在這些任務下,它遠比傳統化學火箭更為節省燃料。
根據火箭推進原理,同樣的燃料以更高的速度噴射,就能得到更高的速度,火箭發動機效率也就更高。化學火箭一般把燃料加熱到幾公里的秒速噴射出去,但這已經達到它的極限,此時其燃燒室與噴嘴溫度達到近千度,再上去就要融化了。這就是化學火箭發動機的天生缺點。
而離子火箭發動機屬于“電推進系統”,基本上和電磁炮是類似的原里,用電磁力將燃料加速推出去,便可獲得更高的速度。而這類電磁力推進基本不產生熱量,輔助電離燃料產生的熱量也比較低,但是能靠電磁場加速達到30150公里每秒的噴射速度。
但是缺點也很明顯,要達到更高的噴射速度,它就必須減少噴射質量,基本上就是每秒噴射1毫克這樣的規模,這就使引擎的推力比較低,必須靠累積運作來獲得較高的速度。但是電推進與低熱量的特性使其能長期操作,運轉時間可以達到數萬小時,如果是化學火箭發動機,燒個幾分鐘燃料就沒了。
因此,中國現在的幾個探測飛船都是采用了離子火箭發動機。
共和2788年(西元1947年)8月,中國在拉格朗日點建造的第一座太空城“方丈”落成,這是一個直徑10公里,長30公里的滾筒型太空城,依靠自轉的離心力產生模擬重力,可以長期容納五萬人居住。隨后,中國還將繼續在拉格朗日點建造岱輿、員嶠、蓬萊、瀛洲等四座太空城。
1947年10月,中國的無人探索飛船抵達小行星帶,開始對小行星帶進行探測。隨后又到達火星探索。
1949年1月,中國的第一艘載人火星探索飛船在天宮一號基地出發……
星辰大海正式啟動……
全書完。
……………………………………………………
ps:本書終于結束了,這也是本人寫作字數最多的一本書。原本還有很多內容的,但是審核組要求本書必須在今天結束,所以也只能大綱流結尾,非常抱歉!
感謝各位讀者對本書和本人的支持!非常感謝!
休息幾天之后,開始準備新書,新書大概是東方玄幻題材吧。請大家支持新書,再次感謝!
_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