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涼州城,雨燕坊。
雨燕坊的環境很雅致,雖然空間并不算大,卻是靜中有幽,雅里生趣。雨燕坊掛牌的老母名叫寶姐,當紅的是她的女兒張喜兒,還有剛十四歲的小女兒潤兒。
生在涼州城,知道雨燕坊的人有很多,但真正來過此地的人寥寥無幾。因為此地本就不是給普通人準備的,雨燕坊和普通的青樓不同,不是你有錢你就可以在長驅直入。在涼州城沒有身份,身后沒有勢力,想敲開雨燕坊的門都不能。
城內類似于雨燕坊這樣的存在還有很多,但雨燕坊的名氣頗大,之所以如此,也不僅僅也因為喜兒潤兒生得美貌,關鍵是……服務周到。
寶姐煲得好雞,據說單單熬湯的草藥就是十八味,溫火慢燉八個時辰,最后骨頭都熬化在湯里,老湯成為亮紅色,莫說吃,便是聞到味道,就已經口水直流。
在涼州城的大人物之間,雨燕坊的雞是一道美味,大家一想到吃雞,就想到雨燕坊。
宋游渠等人從蛤蟆城送回來后,一頭扎進了雨燕坊,大家攜帶著女伴,通宵達旦,飲酒作樂,常常夜不能寐,就連皇子游城的事,這些紈绔子弟也沒有出現。
對于這種事,宋伯康自然不可能不知道,但也沒有太放在心上。畢竟自己的兒子在蛤蟆城受了苦,素了一兩年,想要放肆一下也是理所應當。況且,讀書人有些風流韻事,根本也不算個事,反而是大家聯絡感情,建立人脈網的好去處。
只不過宋伯康本以為兒子受了苦,性情可以收斂一些,或多或少能從程大雷身上學點東西。現在看來,完全是原先那個樣子么,依舊是個紈绔子弟。
寶姐端著雞湯走進離間,看到宋游渠負手立在窗前,身形挺直如同一棵青松。
青樓也是挑客人的,有些客人肥頭豬耳,滿口自以為風趣的葷笑話,兩眼除了色字一無所有。在這些人中,宋游渠簡直是一顧清流。他立在哪里,就能令人覺得曲高和寡,鶴立雞群。
“公子,雞湯熬好了,你嘗嘗奴家的廚藝。”
宋游渠回過頭,臉上沒有笑容,眼神卻十分溫柔。
“知道了,你放下吧。”
正這時候,其他幾人步入房間,寶姐識趣的放下湯碗離開。
諸人視線都落在宋游渠身上,宋游渠抿著雞湯,道:“事情怎樣了?”
“一切都按安排的行事,王德已經被丟進了大牢中。”
“王德的家人怎樣,事情不會泄露出去吧。”宋游渠沒有抬頭。
“那人本就是街上一個混混,欠了一身的賭債,老婆孩子早已經被他賣了。”
“今夜就給他個痛快,大牢里人多眼雜,莫讓他把消息走漏出去。”
“是。”
宋游渠這才放下湯碗,眼神依舊很平靜。在涼州城里,關于宋游渠的風流傳很多,說他眠花宿柳,夜夜笙歌,而事實并不是如此。宋游渠是天天待在雨燕坊,但確實是在做正事。
從蛤蟆城離開前,程大雷好好忽悠了他們一頓。但其實并沒有把他們收為自己人,同樣并沒有給他們安排任務。只不過埋幾顆種子,日后說不得能長成參天大樹。
但種子生根發芽的速度,遠遠超過他們預料。
眼見未必為實,耳聽并非是真,但現在李行哉還不明白這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