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沒來由地來了那樣一隊侍衛(wèi),這般興師動眾的,也不知道發(fā)生了何事。
雖然知道自家是奉公守法的普通百姓,但沈時恩和蕭世南卻是戴罪之身,姜桃有些心慌。
“不然你明日帶著小南回采石場?”
沈時恩已經(jīng)換下了寢衣,穿上出門的衣服道:“我省得,你先睡。我去看看。”
說著話他就出了門去,姜桃也沒心思睡覺了,拿出了繡坊的賬冊看了起來。
等她把今年繡坊的賬冊全都看過一遍,已經(jīng)是深夜時分,沈時恩卻還沒有回來。
姜桃感覺到了困倦,用手撐著下巴等著又把賬冊算了一遍,最后也不知道什么時候就趴在算盤上睡著了。
就這樣又過了好一陣,姜桃不知道睡了多久,一直到聽到屋門的響動,她才揉著眼睛直起了身。
“怎么就趴著睡著了?”
沈時恩看著她臉上被算盤珠子壓出的凹痕,好笑地伸手撫了一下她的臉。
姜桃轉(zhuǎn)過臉看了一眼窗外發(fā)白的天色,嘟囔道:“怎么去了這樣久?是真的發(fā)生了什么事嗎?”
沈時恩把她抱了起來放到床上,像哄孩子似的輕聲哄她:“沒事,不是什么要緊的人。”
姜桃還想具體問問的,但是實在是太困,加上聽他的語氣還算輕松,就沒多問。
因為前一夜睡得不好,姜桃一覺睡到了天光大亮。
沈時恩和蕭世南、小姜霖各去上工上學(xué)了。
姜桃洗漱之后就帶著賬冊去了繡坊,進屋的時候正好聽王氏在繪聲繪色講昨夜的事情。
“聽說是京城的侍衛(wèi),足有上百人。同行的還有一輛馬車,那叫一個華麗啊。聽說光是造車的木料就能頂咱們這種普通人半輩子的吃喝……”
王氏家有個在讀書的兒子,雖然年紀不大,才十歲出頭,但每年也得花很多銀錢。所以在王氏跟著姜桃學(xué)刺繡之前,王氏的男人除了自己本來的工作外,還同時打了好幾份短工。
什么打更、巡街、掃大街的,只有人想不到,沒有他男人沒做過的。
所以他的消息也是格外靈通,王氏嘴里也有說不完的話題。
見了姜桃,王氏就停下了話頭,繼續(xù)做自己手里的活計。
姜桃看她這模樣像學(xué)生見了老師似的,好笑道:“我就有那么可怕?做刺繡累了停下來休息聊天,也是正常的。我又不會罵你。”
早起姜桃辦繡坊的時候就和她們簽了協(xié)議,每個月的分賬也是清清楚楚,十分公正嚴明。
但私下里她還是很和氣的,早前繡坊人還少的時候,王氏和李氏她們在姜家做活兒,休息的時候也是經(jīng)常閑話家常,有時候姜桃還會烤一些面包出來,配著茶水和她們一道吃點心。
王氏對她擠擠眼,意思是回頭和她說。
姜桃也不問了,拿著賬冊去找了花媽媽她們。
現(xiàn)在繡坊的大小事務(wù)是花媽媽、袁繡娘還有李氏、孟婆婆四人負責(zé)。
姜桃看完賬冊沒問題,就把她們四個喊到跟前,詢問繡坊最近的情況。
四人依次井井有條地說了,說的內(nèi)容都能和賬冊對的上,就也不存在做假賬、瞞報的情況。
開完一個簡短的小會,她們都去忙了,王氏挨到了姜桃身邊。
姜桃支開了其他人,說你有話就說。
王氏就解釋道:“師父,剛不是針對你奧。是我看到花媽媽跟著你進來了,才止住話頭的。”
自打選拔了管理層之后,姜桃就不像之前那樣事事親力親為了。而且十字繡她們都上手了,由李氏和孟婆婆教新人就成,至于市面上的其他繡法,早些在其他繡坊當過二把手的袁繡娘也都是會的,在教導(dǎo)新人方面她更是比姜桃有經(jīng)驗,知道按著個人的進度去教。
花媽媽不會刺繡,她負責(zé)整個繡坊的運營和資源調(diào)配。
姜桃壓低聲音問:“咋了?她為難你們了?”
黃氏和她要好,不僅沒說要分她的權(quán),還想著辦法分少一點利潤,若不是之前姜桃堅持,她還是只要三分盈利的。
王氏想了想說:“那倒沒有。但是花媽媽制定了一系列規(guī)矩,比如每過一個時辰才能有一刻鐘的休息,休息的時候也不能聚在一起玩樂,也就吃飯的時候能松散一些,隨我們是回家還是待在這里吃飯休息。”
姜桃點了點頭,想著這也是必然的。
就像現(xiàn)代人創(chuàng)業(yè)一樣,剛開始只是個小作坊,自然就規(guī)矩松散,處處都透著一股隨性勁兒。但是人多了,有規(guī)模了,就得制定規(guī)章制度,按著規(guī)矩來。
她又接著問了花媽媽制定的其他規(guī)矩,王氏一一說了。
姜桃聽得頻頻點頭,這花媽媽完全就是不可多得的管理人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