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姜桃他們上了馬車,百姓們也就散了開去,三三兩兩地回城去了。
黃氏和繡坊的人對姜桃感情最深,又站了好一會兒才依依不舍地往回走。
王氏從前最是樂呵的,臉上一直帶著笑,此時拿著姜家的鑰匙她一面摩挲一面抹淚,小聲道:“師父這一走,往后也不知道哪年才能見到。”
因她這一句話,繡坊其他幾個早些時候就跟著姜桃一道學藝的繡娘又都小聲啜泣起來。
李氏的眼睛也紅著,但她如今和從前真的是判若兩人了,她擦干淚就捏著拳頭道:“姐妹們莫哭,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咱師父這是往高處去了,咱們闔該為她高興才是。而且咱們現下是分開了,但往后未必就沒有機會再在一處!”
王氏問她這話這么說?
李氏接著道:“繡坊的生意蒸蒸日上,咱們姐妹們靠著師父教的手藝,日子也越來越紅火。咱們這幾年好好干,把繡坊生意做大做強,早晚把生意做到京城去,到時候不還能和師父在一道?!”
現下她們的小繡坊算是在縣城、府城都小有名聲,但顯然要把生意發展到京城去并不是那么簡單。
可再困難又如何呢?
就好像當初姜桃創辦繡坊,說可以讓她們這些沒有底子的普通婦人立刻就開始靠刺繡賺錢、頂起家里的半邊天一般,說出去也像天方夜譚,不少人都不相信的。
可姜桃帶著她們做到了,她們再不用仰人鼻息,靠自己就能活,還活的比誰都不差!
所以眾人聞都情緒高漲,紛紛附和,也不再表現出傷感,斗志昂揚地回繡坊做活計去了。
黃氏在旁邊聽著,一想李氏說的有道理啊。
姜桃是往高處去了,若是不想同她分開,那自己也被奔著往上走!
自家男人是沒指望了,做個知縣也就到頭了,可他還有兒子啊,像姜桃說的,若是她兒子能走通科舉的路子,她這當娘的不也得跟到京城去?!
繡坊的繡娘都那么敢想,她干啥一口咬死自家兒子不行?
這么想著,黃氏抬腳就往家走,途中經過老篾匠家,她又多買了一捆竹板子。
…………
這邊廂蕭玨剛在自己馬車里換好裝扮,外頭官道上的百姓卻都已經散開了。
這明顯不是來瞻仰天顏,而只是來給姜桃他們送行的!
王德勝發現不對勁了,忙自己掌嘴道:“是奴才又說錯話了!”
蕭玨面色沒變,反而有些好奇道:“沒想到舅母離開這縣城能讓這么些百姓來送行,我記得暗衛查過舅母只是個普通的秀才家的女兒吧?倒不知道她還有這樣的本事。”
王德勝心說可不是讓人意想不到嘛!
剛走在前頭的那個膀大腰圓的婦人,依稀瞧著就是縣官夫人,淚眼婆娑的拉著姜桃的手不肯撒開。
要不是他們早就把姜家人的背景查的一清二楚,不知情的還以為姜桃是那縣官夫人的親妹子呢!
也不知道這姜桃到底有什么魔力,沈時恩對她就不用說了,細心溫柔得仿佛變了個人,還在家里包攬了大小活計——王德勝雖然在宮里,但也見過不少達官貴人,反正生平沒見過對妻子這么好的丈夫。
蕭世南對姜桃也是親近的很,張口閉口就是“我嫂子”怎么怎么的,話語里的推崇讓人想忽視都難。
再加上現在這么些來給她送行的人……
王德勝小心打量著蕭玨的臉色,見他沒有不高興,又默默加上了一條——加上去年他主子來這小縣城那一遭,他主子和姜桃的相處也不過兩三日,看著對她也是很有好感的,風頭被搶了也沒有氣惱。
這份收服人心的能耐委實讓人不敢小覷!
王德勝打定主意,往后對著姜家人得陪著一百二十個小心,再不敢冒犯了。
而姜桃這邊,他們的馬車雖然沒有蕭玨的華美,但還是十分寬敞的,四個人坐在車里依舊很是寬裕。
馬車平緩地駛動,并不顛簸。
小姜霖新鮮了一會兒就揉著眼睛說困,姜桃讓他靠著引枕橫躺,沒多會兒小家伙就呼吸均勻地睡著了。
姜桃哄睡了他,再看一眼旁邊坐臥不定、像屁股低下長了刺一樣的蕭世南,輕聲道:“想去就去,在這兒鬧騰什么呢?”
蕭世南還沒和蕭玨親近夠呢,聞就撩了車簾笑道:“那我先去找小玨,不打擾二哥和嫂子獨處。”
姜桃笑著啐他一口,看著他腳步輕快地跳下了馬車。
沈時恩看著他這活寶樣子也彎了彎唇,但隨即那笑容就淺淡下來,顯得有些憂心忡忡。
姜桃發現他神色不對勁,問他怎么了?
沈時恩沉吟半晌,壓低了聲音道:“你這幾日多關注小南一些,他家里出了一些事。”
昨夜兩人私房話只說到沈時恩自己的背景,后頭兩人商量好回京,就被雪團兒鬧出的動靜打斷了,蕭世南的事沈時恩還沒來得及交代。
此時沈時恩便把英國公府的事情具體和姜桃說了。
聽說英國公府月前在蕭玨登基的時候,給蕭世南的弟弟請封了世子,姜桃臉上也沒了笑,氣憤道:“小玨登基不就意味著你和小南可以回去了?英國公府何至于此?”
沈時恩道:“小南的弟弟我小時候見過,是比他聰慧知禮一些,深得我姨丈和姨母的喜歡。”
蕭世南的親弟弟,其實從血緣關系上和沈時恩也是親近的。但蕭世南是跟在他屁股后頭長大的,又陪著他在外頭吃了這些年的苦,親疏自然有別。所以蕭玨私下里偷偷告訴他這件事的時候,沈時恩心里也替蕭世南鳴不平。
可那到底是英國公府的家事,英國公又對他有恩,責難的話是不好說的。
“偏心偏成這樣的,我只見過我奶奶一個。”姜桃的呼吸都有些不順暢了。
姜家老太太偏心姜楊,姜柏都把姜楊當成眼中釘、肉中刺,姜桃是穿歸來的,又不是原身,倒也沒在乎過這個。
可這種事放到蕭世南身上,她就覺得無比心疼。
而且老太太偏心姜楊還是能理解的,姜楊是她帶大的先不提,不論從孝心、人品還是才學,姜楊都比姜柏那心術不正、自私自利的,好百倍不止,更別說姜家指望著姜楊科舉入仕,改換門庭。
可英國公府為什么這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