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無話,第二天,是柳家合族眾人以及在京的眾親友給柳老太太拜壽。
柳家的族人多數還都在老家,在京的親戚也不多。這一天里,也不過是吃吃宴席,聽聽戲曲。招待自家人,就沒有那么多的虛套規矩,就是管事的柳大太太和柳大奶奶也都非常放松。
柳玉波一家子自然都來給柳老太太賀壽,馬大奶奶送上來的壽禮,是她親手做的幾樣針線。馬大奶奶還帶了她兩個較年長的孩子,都來給柳老太太磕了頭。隨后,就都被安排去坐席吃酒看戲。
柳玉汶得了柳二老爺的囑咐,也早早地來了。柳若姒在后面打聽得柳玉汶進了府,就讓小童十二去千米那,將柳玉汶先帶到了柳二太太這里來。
“你不用跟你哥嫂他們一起,一會跟著我們,去給老太太磕了頭,再跟我們一起坐席。”柳若姒到門口,親自接了柳玉汶進屋,一邊就告訴柳玉汶道,“今天就在府里玩一天,別急著回去。”
看到柳玉汶來了,柳二太太也非常高興。
“早上吃了飯沒有,今天一天到這來,功課要不要緊……”柳二太太讓柳玉汶在自己身邊坐了,親切地詢問起來。
“早上吃過了,吃的小米粥和酸菜肉的包子,很飽。”柳玉汶對柳二太太的詢問,回答的非常老實,“學里跟先生告了假,伯父也打了招呼,功課不會耽誤。”
“這就好。”柳二太太笑著點頭。
柳玉汶自從在宗學里念書,十分上進。他資質極佳。又很刻苦,常常得到先生的夸獎。柳二老爺有時候說起來。都很欣慰。
柳二太太見柳玉汶穿了一件新襖,十分合身。就伸手捏了捏衣袖,看這襖子的厚薄還有針線的好壞。
襖子很厚,摸上去軟軟的,是用的好棉,針線也仔細。柳二太太點了點頭,心里滿意。
“……是上次伯娘給的布和棉,煩平安嫂子給做的襖子。”柳玉淮見柳二太太這樣,忙就告訴道。
自打柳玉汶被柳二老爺安排去宗學里上了學,柳二太太生怕柳玉汶在家里受委屈。這邊米面尺頭等物,都定期的往柳玉汶家里送。馬大奶奶得了好處,對柳玉汶也有了笑模樣,凡事大面上都還過得去。
柳玉汶不再挨餓受凍。可是,馬大奶奶要帶幾個孩子,操持家務,柳玉汶一應的針線,都是請托給常嬤嬤這一家子給幫忙。
馬大奶奶因為柳玉汶得了好處,雖面子上作態。但心里并不真的關切柳玉汶,這個從細處就能看出來。就算她要攬這些針線,常嬤嬤等人也不會讓她做,就怕她不經心。給做的不好,委屈了柳玉汶。
現在柳玉汶只在家里吃早飯和晚飯,晌午飯是在宗學里面吃。柳二太太和柳若姒還經常打發人給他送吃的。或者干脆就叫到府里來吃飯。
柳玉汶能夠吃飽穿暖,有柳二老爺這一家的關懷。又得償所愿能夠重新念書。小孩子家,正是長身體的時候。現在的樣子,已經和柳若姒剛見到他的時候大不相同。
當初尖尖的下巴頦,如今已經有些圓潤,面色也健康了起來。
柳若姒在一邊,端詳著柳玉汶,覺得這孩子整個人的精氣神都不一樣了。生活條件好起來,而且有人關愛的孩子,看著就更加討人喜歡。何況柳玉汶本身的底子就不錯。
“娘,汶弟長的越發的好了。”柳若姒就跟柳二太太說道。
柳二太太看著柳玉汶,也是越看越愛看。
“還是瘦了些,再長胖些,就更好了。你看四郎,那胖墩墩的,才是個孩子該有的樣子。要不到抽條兒的時候,更瘦了。”柳二太太就道。自從柳玉淮回來,柳二太太有時候就將他和柳玉汶比較。這樣一比較,就越發覺得柳玉汶可憐。這么想著,柳二太太就囑咐柳玉汶,“在家要多吃些,你正長身子的時候。缺什么了,或是想用什么了,就來跟我說。跟你姐姐說也是一樣的。”
“并不缺什么,伯娘和三姐姐替我想的再周全不過。”柳玉汶就道。柳二老爺和柳二太太為了照顧他,將他哥哥嫂子一大家子都養活了起來,這份心意,他牢記在心里頭了。
“娘,我那天看你拾掇爹的舊衣裳,挑出來那幾件,是不是給汶弟的?”柳若姒就提醒柳二太太道。
“虧你提醒我,我差點忘了。”柳二太太就道,一面吩咐彩鳳,“將那天我給汶二爺找的衣服拿出來。”
彩鳳答應一聲,往里屋去了,一會的工夫走出來,手里抱著一個衣裳包。
“……這都是你伯父年紀小的時候穿過的,也有八九成新,正是這個時候穿。”柳二太太就打開衣裳包,給柳玉汶看,一面從里面挑出一件大毛的披風來,讓柳玉汶試穿。
柳玉汶起身試了,柳二太太和柳若姒就都笑著點頭。
“正合適。”柳若姒道。
“多虧想著找出來,要不再過一兩年,怕汶兒也穿不得了。汶兒這個年紀,長的最快了。”柳二太太就道。
柳玉汶試過了披風,就又脫了下來,小心地拿在手里,想要放回衣裳包里。
“放回去做什么,”柳若姒就攔道,“這幾天冷,正好穿著,比你現穿的這個暖和,顏色也喜慶。”
柳玉汶摸著手里的披風,似乎就有些舍不得穿似的。
“這里還有那,穿壞了,再給你做新的。”柳二太太就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