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若姒仔細詢問了管事一番,就知道柳二太太病的并不嚴重。柳若姒一面放下心來,一面心里暗自打算,因為近來王府的事情多,她已經有些日子沒有回過娘家了。這兩天事情少些,正好帶小豬兒回去看看。說起來,小豬兒長了這么大,還從來沒有去過外祖家里那。
柳若姒對管事的吩咐了一番話,就將管事的打發(fā)了回去。等榮成翰下朝回來,柳若姒就跟榮成翰商量要帶小豬兒去看柳二太太的事。
“小豬兒這么大,也還從來沒有去過。”
以前不帶小豬兒去柳府,是因為小豬兒太幼小,王府這邊老王爺又十分著緊的緣故。如今柳若姒打量著,這些應該都不成問題了。
柳若姒這樣說,榮成翰很痛快地就點了頭。
“岳母病了,理應去看望。……也有些日子沒有陪你回去了,是我疏忽了。”
“那一會去父王母妃那里,就由你來說了。”柳若姒就笑著對榮成翰道。
“如今你的面子可比我的面子大的多。”榮成翰卻搖頭,“你只管去說,父王那里不會不答應的。”
“這可是你說的,萬一有什么,都著落在你身上。”柳若姒故意板起臉來。
“好,一切有我就是了。”榮成翰笑著點頭。
傍晚,柳若姒和榮成翰帶了小豬兒往春暉堂來,給老王爺和蘇氏請安。小豬兒一進門,就被老王爺招手叫到榻上,抱在了懷里。
老王爺一面讓柳若姒和榮成翰坐下,卻不理他們,只低著頭跟小豬兒說話。
小豬兒如今發(fā)音越加的清晰,能說的話也多了起來。但是畢竟還是個不滿周歲的孩童,也多虧得老王爺有這份耐心,祖孫兩個竟似聊的十分投機。
柳若姒和榮成翰交換了一個眼色。趁著老王爺抬頭的機會,忙就站起身來。
“父王、母妃,……打算明天過府去看看。”柳若姒就說了要去看望柳二太太的話,“正巧家里這兩天也沒什么大事。”
“盡管去,讓老三陪著你一同去。替我向你們老太太,你父親母親問好吧。”老王爺答應的十分痛快。
“父親母親捎話說,很是想念小豬兒。”柳若姒瞟了小豬兒一眼,又說道。
如果說她要帶小豬兒回娘家,或許老王爺還可能不許。但是說柳二老爺和柳二太太想見外孫了,老王爺則就很難回絕了。
果然。聽柳若姒這樣說,老王爺明顯地就有些遲疑。
“這也是應該的。”只不過略作遲疑,老王爺自己就笑了起來。“只是,記得要早去早回。”
“是。”柳若姒和榮成翰交換了一個眼色,兩個人都忍不住露出了笑意。
事情就這樣定了下來,蘇氏在一邊雖面上有些不贊同的神色,卻終歸是沒說什么。
轉天,柳若姒和榮成翰都早早起來,夫妻兩個收拾利落。又著意將小豬兒打扮了一番。
“如今咱們過去,不過是陪客,爹娘要見的是小豬兒。”柳若姒一面笑著說話,一面給小豬兒穿衣裳。
如今的天氣已經有些冷了。柳若姒給小豬兒套了件寶藍色團花的小錦袍,外面還披了件粉藍色的織錦披風,直映襯的小豬兒齒白唇紅,粉團團的。仿佛年畫娃娃一般。
給小豬兒穿戴完,柳若姒先就忍不住在小豬兒肉呼呼的臉蛋上親了一口。
“一會可要乖些,你外祖母見了你。只怕那病就能好了一多半了。”
柳若姒抱著小豬兒乘車,榮成翰騎了馬在旁邊,一路簇擁著出了王府就往柳府去了。
小豬兒走了,而且這一走必定就是一天的工夫,老王爺在春暉堂中就有些空落落的。不用別人說,就是老王爺自己也知道,他對小豬兒的親近、疼愛,還有這份依戀,都有些不同一般了。
或許,這就是緣分吧。就像人們說的,老王爺和小豬兒這祖孫兩個特別的投緣。
老王爺這么想著,一面就吩咐人去將榮進接了過來。像以往那樣,老王爺看文書,榮進寫大字。沒有了小豬兒,這屋子里頭分外的安靜。
榮進寫完了大字,就抬起頭來看著老王爺。
“祖父,弟弟什么時候回來?”榮進問老王爺。
老王爺見榮進這樣問,一面放下手中的書卷,一面往外面瞧了一眼。
外面陽光明媚,天氣正好。
“恐怕是要吃過飯,才能回來。怎么,進兒想念弟弟了?”
“是的,祖父。”榮進老老實實的回答。
“今天的字寫完了,祖父帶你出去走一走吧。”老王爺就說道。沒有小豬兒在身邊鬧著,老王爺也覺得有些無趣。剛才看見外面天氣不錯,就想著要帶榮進出去走走,散散心。
榮進自然不會拒絕。
老王爺從榻上下來,就有奶娘過來抱了榮進。
“你且讓他自己走走,他若累了,再抱著他。”老王爺沉聲道。
那奶娘得了世子妃的吩咐,若是別人這樣說,她可是不會答應的,但是老王爺這樣吩咐了,奶娘也只得依從,一面小心翼翼地跟在榮進身后。
“王爺這是要……”蘇氏聽到聲音從旁邊的屋子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