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央微笑不語,長身而立,溫溫淡淡中,顯露出一絲卓然之氣,對于神兵的威脅,視而不見。
游龍劍再強,也不過是神兵,而他曾經擁有的卻邪,可是絕世神兵,二者相差極大,現在卻邪都被他吸了個干凈,再無所用,區區游龍神劍,他有何懼之?
眼見項央不為游龍所動,李顯原本雍容自得的姿態也變得難看許多,眼神一冷,閃身一縱,徑直上前,手中的游龍劍化作繽紛劍光將項央絞入其中,夢里花落知多少,竟然帶著些許大夢心經的味道。
一般而,高手對陣,都是要相互試探,觀察,找出對方的破綻與弱點,而后有選擇的出手打擊,像是李顯這般不管不顧的蠻干,搶先出招,簡直是將把柄交給敵人,愚蠢至極。
然而李顯藝高人膽大,卻并不以為意。
面對這精彩的劍招,項央腳下紋絲不動,似乎根本沒將這繽紛絢麗的一劍放在眼中。
同時閃電般探出右手食指,點,彈,捏,按,層層耀眼的金光波動自手間散發,招招清奇,指指無窮,將李顯的劍勢散于無形,近乎通神。
“這一劍招法絢麗,劍意通玄,如果所料不錯,該是神捕門內收錄的浣花劍法,竟然也被李顯修至大成,境界非凡,有點意思?!?
項央從容化解李顯的攻勢,心中微動,窺出剛剛這劍法的來歷,心中升起一絲興奮,因為他看出李顯的不對勁之處了,不,準確的說,該是怪異之處。
將大威天龍劍的劍道精華化入拳法當中,非得是拳劍雙通,盡皆練到絕頂之境才有可能。
再有浣花劍法,總訣劍招一千零七,雖不似神刀斬那般窺盡刀法變化,乃是刀招之巔峰,但也非常人可以領悟修行。
然而,就是這般強橫的表現,李顯在他的眼中,真實的劍道卻并未有多么高明,甚至未曾修行人劍合一之境,更遑論忘劍,這難道不奇怪嗎?
“要么,是這人用了兇險的法門速成劍法,短短時間之內難以將劍道貫通到同等境界,要么,李顯真正精通的是另一門功法,只不過以劍法的形式表露出來。”
這就像是大輪明王鳩摩智,在少林寺中施展七十二絕技,驚得滿寺僧人目瞪口呆,看似小牛坐火車頭,牛逼轟轟。
實則內中稀軟,用的是道家小無相功催動,并非真的精通七十二絕技。
說不得,這李顯就是一個鳩摩智。
而天刑臺下,不少人都驚住了,倒不是劍法與指法的對拼精彩,而是項央純以肉指硬撼游龍神劍鋒芒,而本體絲毫不為所傷,連個紅印都沒有,這是個什么情況?
“好一個金身大成,不壞不敗,想不到他在煉精一道上已經登峰造極,不過始終看不破究竟練的是哪一家的橫練武學,竟然好似將肉身練成神兵,和久遠的神兵訣相似,卻又有些不同?!?
拳神是個很悶的人,他嗜拳如命,每天揮拳成癮,對于武功極為執著,而拳法不比兵刃,最倚仗的就是真氣與肉身,因此拳神對于這兩者研究很深,造詣極高。
以他的眼力,見識,也大加贊嘆,且對項央肉身橫練毫無印象,可見無極刀體的玄妙與隱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