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少監稀客!”顧玖朗聲喊道,算是打了聲招呼。
方少監含笑說道:“許久不見!擇日不如撞日,趁著時辰還早,咱家請夫人喝一杯清茶,不知夫人賞不賞臉?”
顧玖似笑非笑,“你我二人立場不同,似乎沒必要坐下來喝茶。”
方少監笑道:“就當是老朋友敘舊。回想起同夫人并肩作戰的日子,咱家心中頗多感慨。”
顧玖微蹙眉頭,怎么著,拿謝茂的死威脅她嗎?
她笑了笑,瞬間做出決定,干脆答應下來,“好啊!請方少監前面帶路。”
方少監微微頷首,敲敲車壁,馬車啟動。
顧玖的馬車掉頭,跟在后面,往茶樓而去。
茶樓后院,假山流水,是個清幽,適合談話的地方。
顧玖同方少監相對而坐。
方少監親自斟茶,將茶杯放在顧玖的面前,“夫人喝茶。”
“方少監客氣!”
顧玖嘴上說著客氣,茶水卻沒入口。
方少監笑了起來,“夫人是在懷疑咱家在茶水里面下毒嗎?”
“你不會做授人以柄的事情,所以茶水肯定沒毒。”
“既然沒毒,夫人為何不喝?”
顧玖笑道:“因為本夫人不渴。”
方少監聞,淡漠一笑,“夫人的防備心,不是一般的強。”
“在方少監你面前,本夫人不得不提高防備心。否則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方少監笑了起來,“顯然夫人對咱家有諸多誤會。不過咱家不會解釋。過去的事情,解釋無益。”
“很好!本夫人也沒興趣聽你的解釋。”
方少監很隨意地問道:“木秀于林風必摧之,夫人對這句話有什么想法?”
顧玖瞇起眼睛,“你是在威脅本夫人嗎?”
方少監緩緩搖頭,“我是在提醒你,當心!”
顧玖蹙眉。
“本夫人最該當心的人,難道不是你嗎?”
方少監哈哈一笑,“夫人錯了。我對夫人沒有任何惡意,從未想過要傷害夫人。”
“可是你對寧王,對劉詔充滿了惡意。”
“他們是他們,你是你。你和他們是不一樣的。”
“本夫人與劉詔夫妻一體,他若是倒霉,本夫人豈能有好下場。”
方少監笑道:“咱家怎么不知道,夫人竟然是個如此死心眼的人。如果有一天,劉詔真的出了事,以夫人的見識和脾氣,大不了舍了詔夫人的身份,重新開始。”
顧玖嗤笑一聲,“你真是越混越回去了,竟然用上挑撥離間這等伎倆。”
方少監笑了起來,“多謝夫人對我高看一眼。自劉詔從北榮回來后,你們寧王府出的風頭還少嗎?馬政案,拐子案,今日又是三百萬兩收入。京城的焦點,連著幾次都集中在寧王府,以夫人的見識,真的認為這是好事?”
顧玖沉默,她在揣測方少監的用意。
方少監了然一笑,“夫人不必懷疑我的用意,我是懷揣善意同夫人說這番話。”
顧玖譏諷一笑,“我信你此刻對我是懷揣著善意,只是這番善意背后的目的可就難料。”
方少監微微一笑,“夫人,我們利益一致。至少現在是利益一致。”
顧玖瞬間醒悟,終于知道方少監廢話這么多,饒了這么大的彎子的目的所在。
他的目的是,想要提前將所有王爺皇子弄回京城。
為什么?
因為皇子們出京,皇孫們從幕后走到臺前,一下子無所遁形,不利于渾水摸魚。
有諸多皇子擋在前面,抵擋天子的火力,身為皇孫的楚王才有機會躲在背后耍各種小手段。
顧玖懶得拐彎抹角,直接問道:“楚王出了什么事?”
方少監內心震驚,好敏銳的洞察力。
一個小女子,有如此強烈的洞察力,不得了。
面上,他卻始終保持著鎮定,眉眼都沒動一下。
他平靜地說道:“楚王很好!多謝夫人關心。”
顧玖嘲諷一笑,眼神不屑,“楚王若是沒事,你何必露面找我說這么多廢話?”
方少監端起茶杯,淺飲一口,趁機思索對策。
顧玖笑了起來,“本夫人向來秉持求同存異,有合作的機會,就盡量合作。至于將來會不會為敵,那是將來的事情,不影響我們現在的合作。
可是方少監你似乎缺少了一點誠意。你想找本夫人合作,卻不肯坦誠相待。就憑你的態度,本夫人已經決定拒絕合作。”
方少監放下茶杯,“好吧,是咱家小人之心。沒錯,咱家是想同夫人合作。我相信,寧王府上下也盼著寧王能早日回京。皇子們都不在京城,萬一有個意外,局面怕是會亂起來啊。”
顧玖嗤笑一聲,“就算皇子們都在京城,萬一發生意外,恐怕局面更亂。不過這倒是如了你們楚王府的意。方少監盼著王爺皇子們回京,莫非是想挑起他們之間的爭斗,趁機渾水摸魚?”
“我不否認,我是想趁機渾水摸魚。但是,這事對你們寧王府也有好處。咱家不信,寧王長期在外,你們寧王府不急。”
顧玖挑眉一笑,“本夫人就是不急。”
方少監皺眉,咬牙。顧玖油鹽不進,軟硬不吃,著實難對付。
他干脆問道:“夫人想要什么?”
顧玖微微一笑,“你先告訴我,楚王出了什么事?”
“沒事!”
顧玖直接沖他翻了個白眼,“既然如此,沒什么好談的。本夫人告辭。”
說完,她起身離去。
方少監咬緊牙關,愣是眼睜睜地看著顧玖離開。
顧玖走出茶樓,坐上馬車,才罵了一句,“老狐貍!”
方少監已經成功勾起了她的好奇心。
而且方少監有句話沒說錯,是該想辦法,早點將寧王弄回來。
方少監一定是認定自己會入坑,所以死都不肯吐露楚王相關的事情。
老狐貍一個,從一開始就在算計她。
她吩咐車夫,“回王府。”
方少監站在二樓,目送顧玖離去。
等到顧玖乘坐的馬車拐了一個彎,徹底看不見,他才走出茶樓坐上馬車回楚王府。
太妃孫氏,一直等著方少監回來。
一見到他,就問道:“事情辦得怎么樣?”
方少監微微躬身,說道:“估摸有六成的機會,寧王府會聯絡其他王府,想辦法將諸位王爺皇子弄回京城。”
太妃孫氏皺眉,“怎么才六成把握?你和她沒談嗎?”
“談了!她提了條件,老奴沒答應。不過老奴估計,她肯定心動了。她和劉詔,一定會想辦法將寧王弄回京城。”
太妃孫氏眉宇間都是愁緒,她問道:“她提了什么條件?”
方少監平靜說道:“她想知道王爺出了什么事,想知道老奴為何會找她合作。”
太妃孫氏咬咬牙,“既然這樣,的確不能答應她的條件。本宮現在很擔心,萬一寧王府不動,該如何是好?”
“寧王府一定會動起來。他們承受不起寧王長久在外的損失。”方少監篤定地說道。
太妃孫氏愁眉不展,方少監的話,并不能讓她放心。
她接到宮里傳來的消息,有人在散布有關仁宣太子的謠。
謠直指當初刺客刺殺,仁宣太子替天子而死,全都是一場精心策劃的陰謀。
說到底,謠背后的人,直接沖著孫氏楚王母子二人來的。
這則謠來得很莫名其妙,突然之間就有了。事先沒有任何征兆。
太妃孫氏膽戰心驚,這則謠萬一被天子知道會有什么后果?
方少監給她出了一個主意,渾水摸魚。
不用辨別真假,只需要將所有人都扯進來,扯到這則謠中,孫氏就能安然脫身。
妄圖辨別真假,則落了下乘,入了對手的坑。
只有將水攪渾,比如將所有皇子王爺全都牽連進來,真真假假難以分辨。
這個時候,說什么都像是造謠,又像是真的時候,這個危機將不攻而破。
從今以后,孫氏同楚王就等于穿了一件刀槍不入的鎧甲。
任何人休想再用仁宣太子的死,來攻擊他們母子二人。
這件事情的突破口,就在顧玖的身上。
_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