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而之,掙錢容易,花錢也容易啊。
京城的物價,跟隨房價也是水漲船高。
很多外地學子來到京城,最難以接受的就是京城的物價,特貴。
尤其是租房。
物價高,苦了學子,也苦了無數京城小民。
新民縣的繁榮,意味著人們要付出更高的生活成本,才能獲取和過去一樣的生活條件。
顧玖端起茶杯,茶杯里面是蜂蜜水,從家里帶出來的。
她喝了一口,蜂蜜的味道很清淡。
懷孕后,顧玖不敢敞開了吃喝。擔心攝入太多糖分,會引起妊娠糖尿病。
就連蜂蜜水,一大壺水,也只肯放一勺,嘗個味道就成。
“老祖宗今兒叫我出來,不光是為了看風景喝茶吧。”
少府家令哈哈一笑,“自然不是為了喝茶。前段時間,有人上本提議在新民縣修筑城墻,此事你知道吧?!?
顧玖點頭,“此事我聽說了?!?
新民縣在大周,是個特殊的存在。
唯一沒有城墻的縣,唯一沒有農業耕地的縣,也是唯一沒有農業人口的縣。
就連戶籍人口,也是由七成外地流民,兩成五京畿失地破產農民組成。
剩下的,大部分是四海商行的員工。
四海商行的員工在新民縣有優先入戶的資格,只要干滿五年。
而且也是唯一一個縣令連任三屆的縣。
去年顧喻任期到期,按照規定,他得調離新民縣。
湖陽郡主為了保住顧喻的新民縣縣令一職,先是大鬧吏部。吏部上下官員被鬧得苦不堪。
后來,湖陽郡主又跑到宮里求情,哭哭啼啼,哭得極為凄慘。
就連蕭太后都被湖陽說服,出面替她到文德帝面前求情。
文德帝明知道這一切早就在顧玖的算計中,卻還是得捏著鼻子認了。
再不甘愿,他心里頭也清楚,新民縣得靠顧玖來經營。
顧玖需要一個值得信賴,并且能完全按照她的意志做事的人。
這個人非顧喻莫屬。
新民縣很重要,稅收大戶,人口大縣,還能解決朝廷頭痛的流民問題。
為了讓新民縣良性發展,最好的辦法就是維持現狀。
于是乎,顧喻順利連任新民縣縣令。
吏部上下,世家大族再不服氣也沒用。
少府家令說道:“對于新民縣建城墻一事,陛下很感興趣。若非現在災情緊急,修建城墻一事已經拿到朝中討論。等到災情緩解后,此事肯定會被人再次提起。小玖啊,你是怎么想的?不妨和老夫說說?!?
顧玖望著外面,笑了笑,“修建城墻不是不可以,但是城墻會阻礙新民縣的發展。猶如城墻阻礙了京城的發展。”
“可若是不修建城墻,萬一爆發戰爭,如何能保證安全?幾十萬民眾的性命,你能眼睜睜看著被敵人屠戮嗎?”
“老祖宗誤會了我的意思。保護民眾的安全,修建城墻最多只能算是中策?!?
“莫非你有上策?”
顧玖用手蘸了水,隨手在桌上畫起來。
寥寥幾筆,就將新民縣的地圖勾勒出來。
新民縣到底是個什么樣子,沒有人比她這個締造者更清楚。
她指著地圖,說道:“這里是縣城,這一片是各類工坊,這里是四五期房產,這一片是書院,別院。往前推進,這里將會修建一個新的居住區,安置更多的流民人口。
請教老祖宗,如果修城墻,那得修多長的城墻,才能將所有的包圍進去?我算過!足足要修四百八十里的城墻,才有可能把所有的一切包圍進去?!?
四百八十里的城墻,這個數字將少府家令給鎮住了。
“四百八十里的城墻啊,這是要打造第二個京城嗎?”顧玖似笑非笑地看著少府家令。
少府家令捋著胡須,指著縣城一帶,“難道就吧能只修圍著縣城的城墻嗎?”
“只修圍著縣城的城墻,這個城墻修起來就成了雞肋,除了方便控制進出縣城人口,沒有任何實質性的作用?!?
顧玖毫不客氣地否定了少府家令的建議。
“那你的想法是?”
顧玖抿唇一笑,指著地圖上幾個角落,“在這些地方設軍營,如何?”
有軍營就有消費。
其實顧玖是想設炮臺。
怕驚世駭俗,引起猜疑,才沒將真實想法透露出來。
“設軍營嗎?”
“京大營可以分一部分人出來,駐扎在這兩處,拱衛新民縣,就等于是拱衛京城。老祖宗意下如何?”
_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