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冬是被劉恒抱回來的,那個時候高衍剛剛洗完澡換了一身衣服,劉毅正穿著睡衣在廚房的冰箱里翻騰吃的東西。
高衍開門的時候看到劉恒帶著冬冬回來,愣了一下,他能明顯看到劉恒腦門兒上罩著一層烏云,臉色都不是很好。
劉恒把孩子抱給高衍,訕訕道:“我和橙子晚上有事不和你們一起吃飯了,冬冬下午吃了點零食,應該有幾分飽了。”
高衍掐了掐冬冬的臉,看劉恒也不進來臉色不好的樣子便沒有多問,點點頭表示知道了。
劉恒走之后高衍關上門,劉毅的聲音從廚房傳出來道:“是劉恒?”
高衍把冬冬放下,揚聲回道:“是他,感覺他心情不太好,說晚上有事,不和我們一起吃飯了。”
冬冬自己跑回房間看玩具去了,劉毅關上冰箱門出來,道:“應該是和王殷成吵架了。”
高衍道:“你怎么知道?”
劉毅:“之前就想到了,遲早的事。你和王殷成要開店,事先沒有和劉恒說,劉恒觀念里有一些十分保守的思想,比如戀愛結(jié)婚家庭、兩個人在一個家里扮演的角色,還有他認為男人給喜歡的人花錢和養(yǎng)家都是理所當然的。”
高衍無奈的搖了搖頭,沒有發(fā)表任何意見。
劉毅又道:“之前發(fā)生了一些事情,劉恒一直覺得對不起王殷成,所以在一些事情的處理上太過決斷。我之前沒和劉恒說你們的事情,我總覺得王殷成心里應該有譜,最后不會鬧得太過不愉快。”
高衍疑惑道:“劉恒覺得對不起橙子?發(fā)生了什么?”
劉毅走到高衍近身,攬著高衍的肩膀和他一起走到沙發(fā)邊上坐下,把幾年之前湯圓還沒出生那會兒的事情完完整整說了一遍,包括最開始是因為劉毅自己堅決單身不要孩子惹怒了老爺子,包括之后是怎么波及道劉恒和王殷成,最后劉恒又是怎么把劉家大鬧了一場的事情都說了一遍。
劉毅:“我不想結(jié)婚那時候劉家人人都清楚知道,老爺子那個時候發(fā)難矛頭必然不是要指向我,不過最后鬧成那樣恐怕誰都沒有想到,豆沙當時都甩兩色給老爺子看了,跟著王殷成就跑回家。王殷成骨子傲氣,因為劉恒和豆沙才沒說什么狠話,劉恒一直覺得很對不起王殷成。”
高衍突然想起自己之前曾經(jīng)看到過王殷成十分清冷的一面,那種淡漠的表情和眼神,好像除了他自己,誰都能和他隔絕開一樣,眉梢眼角都是冷的。再加上之前王殷成就不止一次勸告過高衍冷靜看到自己的感情,如今這么一回想,再聯(lián)系剛剛劉毅的話,恐怕也是因為他自己當年在劉家受了辱吃了虧。
高衍之前就知道王殷成成長的環(huán)境和大學的經(jīng)歷都十分不好,但他覺得王殷成能和劉恒結(jié)婚,又有那么聰明蠢萌的兩個兒子,也算是求仁得仁了,如今看來真是人人都有一本難念的經(jīng)。
高衍一時有感,又想到自己的背景和遭遇,嘆了一口氣道:“我說句實話劉毅你別不高興啊,我暫時還不想去你家見你家人。”
劉毅側(cè)頭看高衍,表情十分認真,點頭:“暫時不回去,我也是這么想的。”
高衍靠到沙發(fā)靠背上,突然又道:“那是生湯圓之前的事情?”不會吧?那按照王殷成的性格,當時被劉家人說得那么難聽了,之后怎么可能再想要孩子?更何況當年生豆沙的經(jīng)歷也很讓人絕望,有過這樣遭遇的人,會還想再要二胎?
劉毅一愣,道:“據(jù)說是意外。”
高衍坐直,瞪大眼睛:“意外?之前不是說手術的么?”現(xiàn)在男人生孩子無非是兩種情況,一種是打針做手術把自身的生理狀況調(diào)節(jié)到可孕育狀態(tài),還有一種就是自然生育。
劉毅擦了把臉道:“所以才說是意外。”誰能想到當時王殷成就這么中標了。
高衍聽完也是很詫異,但突然想起什么愕然了一下。剛好冬冬這個時候在房間里喊了一聲爸爸,劉毅一下子聽出是喊自己,便站起來朝房間走去。
高衍轉(zhuǎn)頭看了劉毅一眼,脖子上冒了一圈冷汗,剛剛他和劉毅做的時候也沒有帶套啊,他是如假包換的特殊體質(zhì)天生的呀!!
高衍心里罵了一聲槽,終于體會了一把女人被不戴套的男人睡完之后罵娘的心情了,高衍無語朝門口看了一眼,也不知道現(xiàn)在女人吃的避孕藥男人吃了有沒有用……
高衍心里一萬頭槽尼瑪飛奔而過,剛剛只顧著爽歪歪了,都忘記這茬了,高衍懊惱的抓了抓頭發(fā),站起來來回走了兩步,視線朝向冬冬房間的時候又突然想起一個問題——劉毅是不是也以為他當時是做的手術?畢竟體質(zhì)特殊的人實在是太少了啊。
劉毅去冬冬的房間,幫冬冬把柜子頂?shù)囊粋€毛絨玩具拿了下來,出來的時候正看到高衍站在沙發(fā)邊上,臉色有些不好看。
劉毅走近,正要問怎么了,高衍一把抓住劉毅的睡衣,湊近距離壓低聲音道:“下次記得帶套知道么!”高衍幾乎是咬牙切齒,他可不希望這個時候懷上個小包子;高衍心理上是沒有任何障礙的,他覺得多生一個兩個沒什么大問題,反正他也喜歡孩子,但現(xiàn)在時機不對。
劉毅點點頭,并沒有多想什么,只是覺得做愛戴套是基本的尊重,尤其對方覺得很必要的時候。
@
當天晚上冬冬一家三口在家里吃小鍋飯,菜是高衍燒的,做了四個菜,劉毅有一手做羹的好本領,便燒了一個羹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