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就連丘吉爾自己,都看不到任何勝利的希望——這已經是一場沒有勝利的戰爭了……
不用懷疑,英國人可沒有贏得二戰,他們輸了,輸的非常難看。
昔日的日不落帝國,海上的第一霸主,在二戰之后淪為了美國的附庸,這無論如何都不能說是一個勝利。
它在戰爭中經歷了無數的損失,實際上整個歐洲都是二戰的失敗者,只有美國人才算是二戰的勝利者——蘇聯只能算是半個。
可是丘吉爾必須要打下去,這是他的命運,也是他上臺的時候選擇的道路。
“先生們……”丘吉爾突然開口,帶著一絲沉重說道:“這場戰爭,必須堅定的打下去!這是我們的責任,必須履行的責任。”
“后世子孫們無論怎么評價我們,都不應該加上懦夫這個詞匯!我們必須戰斗!戰斗到底!”他站起身來,雙手按在辦公桌上。
惹惱了一直搖擺不定的法國艦隊,這本身就是一個失敗,天知道法國艦隊會在日后的戰爭中扮演什么樣的角色。
另一個失敗是損失了決心號戰列艦,相比之下其他的損失都可以忽略不計了。
可是這場行動失敗的過程,卻讓丘吉爾還有英國軍事部門高層警惕了起來。
調查組已經成立,隨后得到的細碎信息里,一個薩默維爾堅信的消息,讓丘吉爾還有海軍部門不寒而栗。
h艦隊攻擊凱比爾港的情報被泄露了,艦隊最先遇到了德國潛艇的伏擊!
眾所周知,潛艇在運動中襲擊航速較高的軍艦,是不太可能成功的。
如果不是預先伏擊,怎么可能有那么多潛艇在英國艦隊附近出現?
這個致命的細節讓整個英國情報部門警惕了起來,他們已經確信自己的內部出了一個德國人的“間諜”!
“找出這個間諜來!必須要盡快找出這個人來!”丘吉爾面如寒霜,下達了內部調查的命令。
畢竟,作為海軍的機密,能夠接觸到“拋石機計劃”的人并不多。
所以從另一個方面來說,這一次的調查其實范圍并不太大。
可是如果再仔細想一想,那就足夠讓人頭皮發麻了:海軍內部竟然有一個級別足夠高級的軍官,投靠了德國人!
能見到計劃具體細節的人,至少也是上校或者將軍這樣的高官了,可情報就這么泄露了出去,那海軍還有多少秘密可?
不找到這個該死的奸細,那未來海軍的行動安全,還哪里有成功的可能性?
可是還有另一個疑問擺在眼前:就在不久之前,英國海軍和自發的民眾剛剛完成了歷史上最壯觀的撤退——敦刻爾克大撤退。
如果德國情報人員如此機敏,怎么可能任由英國人撤退而不采取任何措施呢?
“把所有接觸過這份計劃的將領指揮官都隔離起來,審查清楚!”丘吉爾也是病急亂投醫。
他結合了這兩個相悖的情報,得出了一個猜想的結論:這不是德國間諜干的,而是反對他的政敵玩的花樣。
首相大人認為這次泄密是針對他個人的背叛,而不是敵人的間諜探聽出了什么消息。
“這是叛國!這是在用國家的未來為自己謀前途!”惱羞成怒的丘吉爾如此評價了這次事件。
整個英國軍事部門也變得謹慎起來,在找出這么一個奸細之前,任何軍事行動都變成了冒險。
而且一旦被德國人找到了破綻,那更是要損失慘重的節奏。
同時,為了以防萬一,英國使用的密電碼全部都要更換,7月注定是一個英國情報部門忙碌的月份。
可是的是,他說的這個叛國的人,是一個根本就不存在的人,德國的情報部門根本就沒有逆天到如此程度,能夠在英國高層安插這個級別的間諜。
所以無論英國情報部門還有反間諜部門查到了什么,他們都注定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至于說誰被冤枉又有誰被錯怪了,那就不是李樂這個忽悠元首去關心的事情了。
因為,在這個時候,對李樂來說,他最主要的一個目的已經達到了。這個目的就是鞏固他身份,讓德國高層相信他的判斷。
當他的計劃在執行成功的那一刻開始,他就已經確立了自己的元首金身,而他嘴里的那支看不見的情報部隊,也已經被人接受。
_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