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有沒有機會再打回到這個地方,現在就連上帝都不知道,可是有一點是韋維爾上將非常清楚的,那就是——如果不馬上走,他就走不掉了。
英國軍隊停止了進攻,隆美爾當然知道是因為什么,因為他的裝甲部隊,已經傳回了勝利的消息。
100多輛3號坦克組成的裝甲洪流,現在已經在時時刻刻的威脅著英國步兵的側翼了。
而英國坦克現在已經沒剩下多少了——40輛坦克被擊毀或者俘虜,元首的情報里可是清清楚楚的說明了,英國只有70輛坦克……
這說明,英國第7裝甲師現在已經名存實亡了,德國的裝甲部隊可以縱橫北非,再無敵手!
“該讓我們的預備隊投入戰斗了!”隆美爾看到自己的陣地前面平息了戰火,笑著對自己身邊的軍官們吩咐道。
很快,一直隱蔽在土丘后面的德軍預備隊,發動了自己的引擎,做好了反擊的一切準備工作。
隆美爾并沒有把10輛速度較慢的4號坦克投入到南面的戰場上去,他留著這些坦克,和自己的裝甲車混編起來,成了一個裝甲集群。
這支部隊是隆美爾用做最后決勝的力量,同時也是用來追殺正面英國步兵的殺手锏。
有了這些裝甲車和坦克,他就能有效的掩護身后的卡車部隊,就能夠一直用最高的速度攻擊撤退中的英國軍隊。
現在,到了這支部隊反擊的時候了。發動機的轟鳴聲伴隨著騰起的煙塵,德國部隊很快就轉入到了進攻的狀態。
“前進!”德國士兵聽到了進攻的命令,躍出了自己的戰壕,高喊著向前邁開了步伐。
和意大利人不一樣,德國士兵在骨子里堅信著自己在陸地上就是無敵的存在。所以一旦進攻開始,很多士兵都能夠做到一往無前。
沒過多久,裝甲車上滿載著士兵,就從這些向前沖鋒的德國士兵身邊快速駛過。
然后就是坦克和卡車,一支雖然看上去并不整齊的隊伍,就咬住了英國士兵撤退的尾巴。
就在半個小時之前,還在想辦法進攻的英國軍隊徹底暈頭轉向了——他們不知道自己究竟經歷了什么。
即便是已經使出了洪荒之力,他們依舊無法擺脫掉正在身后緊追不舍的德國機械化混編部隊。
“突突!突突!”從對方坦克上面噴射出來的火舌,吞噬著周圍士兵的生命。
印度第4步兵師的士兵們開始舉手投降,把武器丟在腳邊等待著德國士兵把他們集合在一起。
從進攻追擊的狀態,立刻變成防御甚至撤退的狀態,很多人不知道究竟發生了什么事情。
等到他們發現自己的身邊已經都是德國軍隊的時候,才知道他們已經敗了,而且敗得似乎很狼狽。
和意大利軍隊崩潰的順序幾乎一模一樣,側面的坦克部隊被對方擊垮,然后沿著公路散落的士兵就糊涂著亂了套。
指揮官找不到自己的士兵,就已經發現自己被德國人俘虜了——當然他很快就找到了自己失散的手下,因為他們已經都在一個戰俘營里了。
就和德國軍隊在法國的時候一樣,他們抓俘虜抓到了手軟,而且在抓英國人俘虜的同時,他們還找到了一大群意大利俘虜。
事情就是這么的諷刺,那些被英國士兵看押著的意大利士兵,驚奇的看著德國的坦克從他們的面前隆隆開過。
然后還沒等灰塵重新落回到地面上,看押他們的英國士兵就被卡車上跳下來的德國士兵繳了械。
更諷刺的是,德國人把這些李·恩菲爾德步槍遞給了前一刻還空著雙手的意大利軍官,讓他們押送著俘虜回托布魯克,就匆匆上車,繼續向東而去了。
于是,留下的意大利戰俘和英國俘虜尷尬的看著對方,好半晌才意識到戰爭在不知不覺中,已經換了一個模樣。
“別開槍!我們投降!”還在路邊休息的英國士兵發現德國的裝甲車的時候,只能郁悶的舉起自己的雙手。
很多英軍都在半路上等待著自己的補給物資,包括淡水還有汽車的零件之類的東西。
甚至德國軍隊在路上找到了4輛等待維修的英國a9坦克,因為一些小毛病癱瘓在了那里,正等著后方送零件過來。
因為撤退的太過倉促,英國軍隊放棄了大量的物資還有零散在附近的自己人。
包括一些押送意大利俘虜的小隊,還有一些來不及通知的施工隊還有后勤人員。
實際上,包括印度第4步兵師的一些作戰部隊在內,都在混亂中沒有接到來自指揮部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