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再說一遍!”臉上的表情已經扭曲的他,用猙獰的面孔對著來送消息的手下。
還不等對方開口,他就大聲的吼叫道:“什么叫被俘了?什么叫北非戰場我們已經徹底輸了?”
幾天前,他還接到了韋維爾上將的匯報,內容顯示他的軍隊打敗了意大利軍隊,并且已經反擊到了利比亞境內。
而且反擊成功的英國軍隊俘虜了至少7萬名意大利士兵,還提前誕生了那句著名的名:“俘虜了士兵幾英畝,俘虜軍官有一英畝”。
如此巨大的勝利,自然是鼓舞英國本土抵抗士氣的好消息。于是在丘吉爾的授意下,英國的報紙一連幾天都在報道這場空前的勝利。
一直到今天早上,他還能在報紙上有關北非勝利的消息報道,還包括一大堆杜撰的細節。
因為掌控了所有的媒體,控制了喉舌,所以為了振奮人心,一些根本不存在的細節,也被無所不能的媒體捏造了出來。
包括十幾個英國士兵英勇無畏,沖入了意大利人的指揮部內,擊斃了一個師長和好幾個團長的故事。
這幾天,丘吉爾最喜歡的就是看這些消息,他喜歡和別人談論北非,就好像一個馬上要死的絕癥患者,喜歡談論他剛買下的莊園一樣。
抓住了救命稻草的丘吉爾甚至在三天前,還發表了一篇名字叫做《像非洲的英國戰士那樣打擊敵人》的演講。
可惜的是,他發表完演講之后幾分鐘,就接到了一封來自北非部隊后撤消息的電報。
雖然那封電報寫的非常委婉,可是依舊讓丘吉爾暴跳如雷。因為韋維爾上將曾經自信的向他保證,奪取拜爾迪不成問題。
當韋維爾退回拜爾迪的時候,英國國內還在準備著一場盛大的慶祝——慶祝開戰以來第一次奪取敵人的城市。
現在這些統統都已經變成了丘吉爾不能提起的禁臠,因為就在一天前,也就是8月29日,意大利的收音機里,已經宣布拜爾迪之圍已經解了。
昨天下午,韋維爾上將還在保證,他能夠在德國軍隊進入埃及之前,守住馬特魯前面的幾個重要據點。
讓丘吉爾氣惱的是,就在保證到達的昨天夜里,西迪拜尼拉就被后撤的英軍拱手讓給了德國人。
今天,愧疚的韋維爾上將發來了最后一封電報,說明了自己的處境非常被動,已經被德國軍隊合圍在了泰瓦里塞村附近。
隨后,他就從已經率領艦隊撤退向亞歷山大港的坎安寧將軍那里,得知了韋維爾上將被德軍俘虜的消息。
“他應該自殺!他應該為自己的所作所為負責!”已經氣的嘴唇都在哆嗦的丘吉爾,好半晌才狠狠的發泄道。
然后他覺得并不解恨,立刻又補充了一句道:“還有那個投降的奧康納!也應該用自己的生命來報效他的祖國!”
在他的心中,想的是這些將領貪生怕死,所以才導致了北非的這場慘敗……
“坎安寧將軍來電,詢問我們要不要放棄馬特魯……”來送消息的軍官開口,小心翼翼的說道。
“當然不能放棄!那么多物資!還有剛剛運了一半的澳大利亞第6步兵師!能說放棄就放棄嗎?”丘吉爾沒有說話,身邊的幾個陸軍將領就已經喊了出來。
“現在的問題是,我們必須隱瞞這場失敗!讓人民不至于動搖抵抗的決心!”丘吉爾虛弱的開口,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他現在需要擔心的,已經從德國人可能的登陸作戰,變成了如何守住自己的位置,好讓他堅持的戰爭繼續下去了。
畢竟英國國內現在可不是鐵板一塊,提議說要投降求和的政客大有人在。而且隨著戰局的越發不利,這種聲音也變得越來越多。
隨著內部審查德國間諜的工作越來越不得人心,質疑丘吉爾能力的聲音也多了起來。
所以丘吉爾最擔心的,是自己一旦倒臺,改弦更張的繼任者,會不會真的找德國人求和去。
----------------
兄弟們……啥也不說了……
加更……求,求訂閱!求,求啊……
謝謝了!(未完待續。。)
_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