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個白癡在11月末的天氣里,搞這種涉水登陸演習的?”一名士兵一邊在寒冷的風中脫自己的靴子和襪子,一邊坐在沙灘上罵街。
他剛剛從船上跳下來,整個鞋子都濕透了,包括半截褲子在內,被寒冷的風一吹就立刻冰寒入骨。
好在這不是真正的作戰行動,而是一場針對登陸作戰的實踐性演習。他可以坐在沙灘上脫鞋子,好緩解自己被凍得麻木的雙腳。
“穿上鞋子!你這個蠢貨!走到規定地點再把鞋子脫下來!”一名軍官走過來,一邊咒罵著,一邊繼續向前走去。
可以看到,他的雙腳也濕透了——在這么寒冷的天氣條件下涉水,本身就是一種折磨人的無聊事情。
在規定地點有給他們更換的干爽褲子還有靴子,而且還有臨時圍起來的遮風區域。可惜很多人都忍不到那里,不少人寧愿光著腳走過去換衣服。
“這不是訓練!這是在給我們找麻煩!如果他們愿意,自己來看看這里發生的事情究竟有多么荒謬。”站在沙灘上,按著武裝帶的一名少校對自己的同伴抱怨說道。
“士兵們怨念很大,不過聽說下午的時候,會發一些訓練津貼。”另一名軍官雖然也看不慣這種形式上的訓練,可依舊還是對津貼很感興趣。
至少,在步兵這種沒有什么好待遇的兵種之內,能混到津貼這種高大上的東西,并不算容易。
“還真有?”那個少校顯然不相信這個小道消息,側過頭來問自己的同事。
那個消息靈通的少校點了點頭:“聽說火車已經到了,部隊可以輪流放假幾天,有錢和吃的,啤酒還有香煙也都運來了?!?
顯然,這個事情要比讓士兵在冰冷的11月份把雙腳踩進北大西洋的冰冷海水里,要鼓舞人心的多。
“聽說在荷蘭,還有一個步兵師正在苦練登陸?”心情大好的少校開始了八卦,要知道德國為了登陸英國,把訓練的部隊散的很開。
一方面,德國海軍戰斗力不足,不敢大規模的集中自己現有的登陸船只。
要是英國海軍一個想不開,真的殺過來搞一次突襲行動,估計能一口氣打沉德國半數的船只。
那可是好幾艘戰列艦啊!不是鬧著玩的。即便不算核心戰斗力,還有無數巡洋艦和驅逐艦,甚至是魚雷快艇可以加入到戰斗之中呢。
一旦讓英國海軍找到了機會,那也只是一個晚上的事情,就足夠讓德國積攢到現在的數千艘船只損失大半。
另外,集中船只往往也就意味著,英國人可以通過船只的所在位置,大概判斷出德國陸軍登陸的地段。
所以現在大范圍的集中登陸船只,是一件非常不明智的事情。也正因為如此,德國方面依舊沒有將手里的船只集中起來訓練。
這也就造成了一個有意思的現象,荷蘭有一個步兵師在訓練登陸,迪特里希將軍的阿道夫?希特勒警衛旗隊裝甲師在法國地區訓練,而赫爾曼的第112師是在布雷斯特港南部,布列塔尼地區訓練。
分散起來的兵力嚴重的干擾了英國軍方的判斷——丘吉爾一直認為德軍的登陸目標,是重要的南部港口樸茨茅斯。
可是一些英國將領不這么想,他們認為德國登陸的區域應該在布萊頓等地區。
實際上他們的推斷最接近真實情況——這些地區與法國之間的距離最近,所以登陸起來也更簡單一些。
德軍在制定作戰計劃的時候,試圖努力的簡化自己不了解的部分。比如說渡海這種事情,德軍就是缺乏經驗的。
這直接導致了德軍高層轉換概念的想法:他們打算將這場登陸作戰,盡量往自己熟悉的渡河作戰方向上靠。
當然了,在這種思想的主導下,海峽之間的距離越近,也就越像是一場渡河作戰。
海水,沙子,不停的奔跑,在水里浸泡,背著沉重的步槍,分配著各式各樣亂七八糟的東西,然后不停的登船,再開出海去,在搖晃的水面上嘔吐。
等到這一切都習慣了之后,士兵們還要在繩網上反復攀爬,從大船上卸載到小船上,再回到岸邊下水拼了命的折騰。
不久之前,確切的說是幾天之前,這一套越來越熟練的程序里,還加入了坦克部隊。一輛接著一輛的3號坦克被簡單改裝,成為了可以浮渡的型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