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然這在美國人的立場上,是有資敵的嫌疑的。可是美國必須要貿易,才可以支撐起自己的龐大產能。
沒有經歷過戰(zhàn)亂的干擾,所以美國的糧食產量是非常穩(wěn)定的。這樣大量的糧食需要一個地方消化,僅僅依靠本國是無法全部消耗掉的。
歐洲顯然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經歷戰(zhàn)亂的歐洲缺少所有東西。糧食顯然是一個硬通貨,足以讓德國人心甘情愿的拿出大量的外匯儲備。
錢到了美國人手里,可以轉換出更多的物資!有了這些物資,美國人就可以轉手再運到蘇聯去,狠狠賺上一筆。
這就是貿易帶來的優(yōu)勢,也是美國的商人們,最終同意自己的總統,向蘇聯出售軍火在內的所有物資的原因。
“上帝保佑美利堅……這樣一來,德國會越來越強大。”那名議員一邊感嘆,一邊看向了自己身邊的同僚。
那名被看的議員笑著回答道:“是啊,可是強大的德國會和強大了的蘇聯作戰(zhàn)……這和我們沒有任何關系,不是么?”
他的話代表著許多美國孤立主義官僚的看法:德國人正在和蘇聯人作戰(zhàn),這件事情和美國又有什么關系呢?
最好這兩個國家同歸于盡,剩下美國才好主宰世界!即便是最后他們之間決出了一個勝利者,美國也依舊可以在二虎相爭的最后,干掉那只老虎,保證自己的平安。
就在美國的商人們,準備出口糧食給德國,來獲取他們的利益的時候,德國也在自我訓練著各種他們原本并不是很擅長的戰(zhàn)斗方式。
地中海上,一架隸屬于德國海軍航空兵的fw-190t戰(zhàn)斗機正在搖搖晃晃的尋找著下面的目標。
一艘看上去并不大的船只行駛在水面上,旁邊還跟著兩艘保駕護航用的驅逐艦。
這是剛剛成立的德國地中海艦隊正在訓練,負責指揮這場訓練的,是海軍上將恩斯特?林德曼。
元首給了他一個獨當一面的機會,而他也必須要在這個崗位上,證明自己是一個真正可以達到元首要求的海軍指揮官。
他不僅僅要肩負起建設塞得港的重任,也要保證地中海上所有航線的絕對安全。
而最重要的是,他必須要為元首的海軍,訓練出足夠多的海軍航空兵來。
“塔臺!塔臺!如果我能夠在這么一艘船上降落,那么我可能就是海軍航空兵里最厲害的飛行員了。”戰(zhàn)斗機上,飛行員無奈的對航空母艦上的長官說道。
他奉命在地中海進行著艦訓練,他來的時候可不知道,這里提供的訓練艦,是一艘叫做易北河號的所謂航空母艦。
這艘該死的航空母艦確實有一塊通直甲板,可是無論是寬度還是長度,都和真正的航空母艦相去甚遠。
改裝自郵輪的易北河號航空母艦,只能裝載15架各種型號的飛機,基本上就只是一個可以起降飛機的護航航母罷了。
如果硬要給這艘航母安排任務,它可以用艦載機進行簡單的巡邏和反潛任務。
或者也可以用這艘航空母艦,一次性的向某一個地區(qū)運輸戰(zhàn)斗機部隊——這個任務它還是很勝任的,因為它真的向直布羅陀一口氣迅速了20架飛機。
并不是說這些飛機無法自己飛往直布羅陀,而是既然易北河號要去那里,順便帶一些飛機過去,可以節(jié)省不少的燃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