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歐洲的天空,任何飛翔的東西,都會在梅塞斯密特戰斗機的機翼下面戰栗。
德國戰斗機的強大是毋庸置疑的,英國投降帶來的紅利,現在甚至都還沒有滋潤德國航空工業,德國戰斗機的質量,就已經碾壓了幾乎所有的對手。
首先,脫胎換骨的改變發生在機載武器上面,之前德國戰斗機裝備的幾種武器口徑,分別是7.92毫米口徑機槍,13毫米機槍以及20毫米和30毫米口徑機炮。
這些武器實際性能都不怎么樣——機槍威力普遍偏小,機炮攜帶彈藥又非常有限。
英國投降之后,12.7毫米口徑重型機槍的技術也就不是什么秘密了。
德國空軍在比利時訂購了一批用12.7毫米口徑機槍技術改進出來的13毫米口徑機槍,作為新的空軍武器裝備。
海軍覺得這種武器性能不錯,于是也拿過來使用,算是直接和空軍在武器上統一了起來。
緊接著,因為看到了這種武器在防空還有遠距離壓制方面的前景,陸軍也加入到了13毫米俱樂部之中。
全新的13毫米口徑重型機槍,改掉了德國13毫米口徑彈藥裝藥量小的缺點,增加了威力并且優化了彈道性能,可以說是大口徑機槍的優秀之作。
也正因為如此,德國重型機槍的口徑在短短一個月之內得到了確定,一些部隊開始換裝——只是還沒有大規模普及到前線去罷了。
美國戰斗機在氣冷機型上似乎有一些優勢,著名的幾款氣冷發動機已經或者馬上就要開始服役。
可是德國戰斗機不遑多讓,因為在掌握了英國發動機資料之后,德國發動機的研發開始變得更加強悍。
1800馬力級別的發動機已經正在測試之中,2000馬力級別的發動機也已經離開了圖紙。
如果換裝上這些強大的發動機,那么德國戰斗機的速度,有望可以在短時間內突破700公里大關。
而這個時候,蘇聯空軍使用的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飛機,飛行速度還停留在300到500公里之間呢。
僅僅憑借著速度上的絕對優勢,德國空軍就可以用俯沖-攻擊-脫離戰術,來干掉絕大多數的蘇聯戰斗機了。
在這個大的背景下面,德國戰斗機部隊在戰場上越來越多的被賦予起對地攻擊的任務。
他們在不列顛空戰時期,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巡航,都是空中護航伴飛。
現在,大部分可以對地的fw-190戰斗機部隊,都已經轉行開始執行對地攻擊任務。
只有少量的me-109e戰斗機,奉命執行維護制空權的戰場巡邏作戰。
這個時候,兩架me-109e戰斗機正在天空中翱翔,他們就好像是雄鷹一樣,巡視著自己的領地。
駕駛艙內,長機的飛行員正在用自己的記錄板,記錄著自己的巡邏路線。
“16號,16號,注意腳下!蘇聯戰斗機的飛行高度沒有我們這么高!”一邊在記錄板上簽好了自己的名字,長機的飛行員一邊對自己的僚機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