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方,元首的騎士團儼然成立,無論是財閥還是貴族,都有無數人愿意投效到元首的麾下。
鐵板一塊的容克貴族,現在早就被分化瓦解;陸軍的貴族軍官團,現在也已經各為其主。
比如說代表貴族的勃勞希契,現在的立場就變得非常曖昧。不少元帥已經改旗易幟,明確的站在了元首這邊。
不允許陸軍軍官和基層官兵們參與政治的禁令早就被希特勒打破,現在又被李樂徹底焚毀。
大部分陸軍士兵都加入了國社黨,成為了半個黨衛軍的存在。而黨衛軍內更是夸張,所有的人都以元首馬首是瞻。
矛盾被李樂巧妙的隱藏在了勝利之下,裂縫還沒浮出表面,就被彌合起來。
至少在表面看上去,德國的高層和和睦睦,完全沒有任何不愉快發生。
靠在自己的汽車車門上,卡爾尤斯在前線真的是百無聊賴。他的坦克已經送去維修了,所以他現在完全成了一個營部的看客。
營長會找他參謀坦克的進攻作戰,可大部分時間里,他和他的車組成員,都成了營部的勤務兵一樣的存在。
戰斗在經歷了殘酷的陣地攻防之后,又回到了原來他熟悉的味道。
德軍的裝甲部隊在拼命的趕路,頭頂上的友軍偵察機還有轟炸機往返飛行,看起來忙碌無比。
豹式坦克揚起的灰塵讓他們的呼吸都帶著塵土的味道,整個裝甲營的坦克隨著時間的推移,也正在一輛接著一輛的減少著。
肯特的坦克就停在不遠的地方,現在他們難得的停下來休息一下。
昨天一整天,德軍都在急速的向前猛攻。一直打到了奧爾沙附近,才勉強停下了進攻的腳步。
在奧爾沙附近,蘇軍的防線并沒有完善。大量的步兵是無法阻止德軍的攻擊的。
在克魯普基到奧爾沙附近,德國合圍了蘇軍7萬人,并且把這些部隊全部殲滅在了荒郊野外。
殲滅了這些部隊,和在白俄羅斯境內的其他戰役比較起來,似乎顯得太過不起眼一些了。
德國在布列斯特圍殲了40萬左右的士兵,在明斯克又干掉了40萬左右的蘇軍。
加上在維爾紐斯附近殲滅的北部蘇軍主力,德國已經一口氣打垮了將近200萬的蘇軍。
可是橫在他們面前的蘇軍依舊還是那樣的強大,依舊還是那樣多到讓人絕望。
但是希望永遠存在,戰斗的形勢又恢復到了德軍擅長的模樣。所以德軍裝甲部隊依舊無所畏懼,依舊在敵人的腹地橫沖直撞。
只要可以讓這些德國裝甲部隊沖起來,那他們就不在乎敵人的多寡。這是他們熟悉的旋律,是他們天下無敵的旋律。
“他們可真多……我每天都能看見押送俘虜的士兵站在公路旁邊。”裝填手威廉看著遠處蹲在地上的戰俘,對身邊的約瑟夫說道。
約瑟夫冷笑了一聲,斜著腦袋感慨:“俄國人這里可沒有公路,這破爛路連二級村路都算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