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了這里,李樂走到了所在會議室一側墻壁上,一塊巨大的幕布前面,然后伸手拉開了這塊幕布。
幕布的后面是一張巨大的地圖,上面勾畫的是沙特阿拉伯的地圖,上面靠著波斯灣的位置上,密密麻麻的畫滿了石油鉆井的符號。
李樂指了指上面的油井符號,笑著對兩個人說道:“這些符號,都代表著沙特阿拉伯地區的油井。”
“兩位,我之所以不避諱,直接把這種軍事機密拿出來,主要的想法就是,這一次英國要在這里投資大概十分之一的建設資金。”李樂看著目瞪口呆的兩位英國人,開口說道。
他的手在地圖上撫摸,仿佛在撫摸一個寶貝:“不要懷疑,這絕對是一本萬利的生意。傻子都知道,我們在這里可以獲取數萬億的利潤,整個歐洲都將更加的強大。”
“在沙特發現了一座非常巨大的油田,這是我們勘探出來的。軸心國打算聯手開發那里,包括你們英國,包括意大利,包括德國,也包括法國。”說完之后,他就停下來,看著兩個不知道說什么才好的英國高官,笑呵呵的等著他們從震驚中走出來。
開發沙特阿拉伯的油田,不是一個國家可以獨吞的。可以說海灣國家任何一個國家的石油儲備量,都不是一個國家能吃下的。
后世,英國、法國、美國甚至包括中國,都在阿拉伯世界有自己的投資項目。那些世界聞名的油田,其實都掌控在許多個國家還有公司的手中。
既然李樂從一開始就知道自己吃不下這些東西,就索性拿出來發起第二輪融資了。
這也是后世融資大鱷們玩膩了的模式,先開發出一個前景不錯的項目,然后進行反復融資,拉所有人下水之后,這個項目想不賺錢都難。
所以,作為融資人,德國這一次拋出了沙特油田的開發項目,平分給了英國、法國、意大利,每個國家各十分之一!
還有五分之一是要留給沙特國王還有貴族們分配的,算是地頭蛇的特色了。
至于剩下的一半,自然是德國自己獨吞了。畢竟這里的石油是德國率先發現的,并且也在德國的控制之下。
之所以李樂敢把這個消息公開,一方面是因為印度的英國流亡政府最近已經腹背受敵,沒什么精力去管沙特的石油開發了。
畢竟日本入侵印度已經成為了既成事實,緬甸的戰斗日趨激烈,王女殿下現在正焦頭爛額,征召印度的部隊抗擊日本侵略呢。
駐扎在伊拉克還有伊朗的部隊,也都被抽調到了遠東,剩下的都是印度和巴基斯坦當地人組成的部隊,戰斗力究竟如何大家也就心知肚明了。
更別提寶貴的飛機了——現在印度境內的飛機可以說是損失一架就少一架,補充起來相當困難。
要知道,現在印度境內的飛機,大部分都是美國途徑澳大利亞,繞了大半個地球送來的,寶貴的很!
在這種前提下,出動飛機去轟炸沙特阿拉伯,簡直就是給自己沒事找事。
此時此刻的局勢,德國不主動進攻伊拉克和伊朗,就算是天大的好事了,根本沒有人再提起攻擊德軍的事情——要對付一個日本就已經焦頭爛額了,再多個德國豈不是自找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