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李樂的行程安排很緊,他要前往克里木半島附近的前線,視察那里的作戰(zhàn)部隊。
在這里他要親自觀察德國部隊圍攻克里木的盛況,順便在前線慰問一下英勇作戰(zhàn)的士兵。
接下來他還要前往敖德薩,在那里乘坐第三帝國海軍的驕傲,俾斯麥號戰(zhàn)列艦出海,親自觀摩海軍艦隊在黑海上的作戰(zhàn)行動。
顯然,比起參觀陸軍挖得歪歪扭扭的戰(zhàn)壕來,元首在黑海地區(qū)檢閱艦隊并且參觀艦隊炮擊塞瓦斯托波爾,才是元首視察前線的重頭戲。
畢竟讓元首在前線戰(zhàn)壕里觀戰(zhàn),用炮隊鏡看幾發(fā)炮彈落在敵軍的陣地上,完全沒有看海軍戰(zhàn)列艦齊射來的震撼。
元首是一個好大喜功的人,雖然一年的時間里改變了不少,可還是有很多人記得曾經(jīng)的那個“巨型武器狂熱愛好者”。
古斯塔夫巨炮、俾斯麥戰(zhàn)列艦……這些巨型戰(zhàn)爭機器,無時無刻不再提醒著人們,元首是多么喜歡“大家伙”。
所以,在基輔只停留了幾個小時,李樂就乘坐上了南下的飛機。
抵達克里木半島附近的德軍前線之后,李樂就開始了他視察前線戰(zhàn)壕的旅程。
勸阻無效的情況下,d集團軍群的總司令博克元帥,也只能陪同元首來到了前線的一個師指揮部。
叫來了這個師的師長還有參謀長等人,元首過問起了各種物資的補給情況:“士兵們的過冬衣物,是不是都準備就緒了?”
“我的元首!我們這里的戰(zhàn)線偏南,所以士兵的過冬衣物不算厚,早就已經(jīng)運輸?shù)轿涣恕!蹦敲麕熼L如實的回答道。
畢竟比起部署在北方的c集團軍群來,原本就被命名為南方集團軍群的博克集群御寒的壓力要小的多。
他們下面有運輸能力爆表的黑海,自然也就沒有多少后勤補給壓力。
在這種情況下,運輸船從羅馬尼亞,可以輕松的把過冬的剩余物資運輸?shù)角熬€附近。
“不算厚?拿過來我看!”作為一個來自二十一世紀的靈魂,李樂已經(jīng)習(xí)慣了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執(zhí)行力。
任由他如何強勢,也無法保證底下人不陽奉陰違。分發(fā)到前線士兵手里的大衣還有棉服,搞不好厚度上就會被人做了手腳。
要知道,給幾百萬大軍做御寒的棉衣,一件衣服里少一點點的棉絮,差不多就能賺出巨大的差價。
所以李樂很自然的看向了眼前的這個師長,吩咐道:“去找一個秤來!”
軍方的棉衣采購是有嚴格的重量要求的,這一方面是防止工廠生產(chǎn)棉衣的時候偷工減料,一方面也方便載重運輸。
博克元帥站在元首身邊,眼里的光芒倒是更勝了一些。棉服合格不合格,與他這個前線指揮官沒有半點兒關(guān)系。可元首依舊要親自過問,顯然是對軍隊非常重視的表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