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爾袞一陣沉吟,南京雖然嚷嚷著要同他開戰,可是不是多爾袞看不起他們,就南朝的歪瓜裂棗,他真沒放在心上,也斷定他不主動去打,南朝肯定要繼續做縮頭烏龜,不會主動挑釁大清。
這種情況下,其實先對付四川的張獻忠,然后建瓴而下,才是個比較明智的決定。
不過這一策,就像范文程所說,是條緩策,實施起來太耗時間,并且打進四川需要清軍首先準備大量的資源,而清軍缺少的就是資源。
再者張獻忠流賊之輩,四川肯定遭受了破壞,清軍攻下四川能在戰略上取得優勢,可是卻不能為八旗帶來多少財富。
自從入關以來,八旗大戰不少,死了人,出了大力氣,可是卻沒能痛快的劫掠一場,沒搶到什么東西,已經讓很多人不滿。
因此多爾袞要打一個勝仗,同時還要給八旗貴族帶來利益,才能穩定他在清廷的地位。
這樣一來,有些費力氣,同時又須要準備大批物資的入川作戰,就被多爾袞否決了。
現在只有打南京小朝廷,才能滿足他既能打勝仗,又能有所斬獲的要求。
大清軍只要突破徐州一線,殺過淮河,每個城池都有不少的財富。
如果能拿下淮安、楊州這樣的城池,放縱旗丁劫掠,這些人肯定繼續擁護他。
以大清勇士的戰力,多爾袞覺得八旗鐵騎飲馬長江,沒有什么問題。
清廷在南面已經收買了不少人,南下有人引路,并非沒有渡江占據南京的機會。
如果真能占據南京,抓住朱慈烺,南京的朱明正統崩塌,以南面軍閥割據的態勢,失去一個共同認可的皇帝后,必然成為一盤散沙。
到時候,湖廣高義歡,福建鄭芝龍,兩廣丁魁楚,誰都不買誰的帳,南方就成了豪強割據,被各個擊破就只是時間的問題。
當然,有高義歡的牽制,清軍想打過長江的可能性不大,可是即便過不了江,多爾袞也有信心,吃下兩淮之地。
相比于北方,兩淮可以說是富裕之地,能夠大大改善大清的財政。
想到此處,多爾袞的心意更加堅定,決定還是選南京下手,畢竟打起來順手。
“本王,決定先打江南!”多爾袞沉默一陣后,做出決斷。
洪承疇聽了心中嘆了口氣,不過他卻并沒打算,改變多爾袞的觀點。
多爾袞號稱睿親王,自認為大聰明,他想好的事情,別人很難改變他的想法,而且站在多爾袞要穩定自己在朝中地位的角度來講,這個選擇很符合他的利益。
一場十拿九穩的勝利,并且斬獲豐富,讓八旗滿意,那就只能打弱而富的南京小朝廷。
再者清軍入關后,滅李自成,打高義歡,驅逐漠北蒙古,打了不少硬仗,八旗大爺鐵打的也扛不住,該打一場相對輕松的戰役,來恢復下士氣。
多爾袞說完,又看了看眾人,忽然道:“不過洪學士說的也有理,高賊不得不防,另外獻賊得了漢中難免窺視關中,也要提起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