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軍入關(guān)后,便開始收集南方的情報,早已將明軍在江北的布防摸得一清二楚。
多鐸在南下時,已經(jīng)從清軍密探口中知道,南朝為了防備大清兵南下,在江北大致設(shè)置了三道防線。
這三條防線,分別沿著徐州一線,淮河一線,還有長江一線分布。
多鐸能夠看出來,南朝在江北防御上,還是下了功夫的,留足了足夠多的縱深。
大清兵突破第一道防線,還有第二道和第三道,要連破三道殺過江去,并不是一件輕松的事情。
高名衡深知明軍對清軍的恐懼心理,擔心明軍一觸即潰,便將自己很看重的大將高杰,放在了第一線。
明軍的第一道防線,以徐州的高杰鎮(zhèn)為核心,地處淮江之北,頂在明清交界處,是清軍南下必須要跨過的一道檻。
高杰是高名衡比較倚重的大將,高名衡將他放在最前,除了高杰曾在孫傳庭手下效命,部眾戰(zhàn)力不俗外,主要還是高名衡對他放心,所以將他放在了徐州。
高名衡相信高杰鎮(zhèn)在徐州,就算清軍南下,高杰也能夠頂一段時間,而只有前線不一觸即潰,那江北的人心就穩(wěn)定了,別的人馬就會覺得,可以打一打。
徐州擋住了清軍從山東南下的道路,多鐸從河南出兵,便是要側(cè)擊徐州,甚至直接撲向明軍在淮河沿線的第二條防線。
多鐸要實現(xiàn)戰(zhàn)略意圖,首先就得拿下徐州西面的歸德,才能包抄徐州。
多鐸對于河南的情況還算了解,知道駐守歸德的明將,正是高義歡的兄弟劉順。
說起來上次多鐸南征,之所以陰溝翻船,就是因為這個劉順跑來插了一腳,才讓滿達海大敗。
滿達海一敗,便改變了多鐸所有的作戰(zhàn)計劃,最終無奈北返。
雖說劉順沒與多鐸正面交手,他最后悄悄溜回歸德,但是多鐸卻把他給記恨上了。
這個劉順在幾年前,就敢和高義歡在山東搶劫大清的戰(zhàn)馬,后來又攔截晉商運糧,讓他在汝州之戰(zhàn)時,吃了大虧,簡直可惡至極。
這么一算,多鐸三次同高義歡交手,除了第一次外,剩下兩次失敗,都與這個劉順有些關(guān)系。
這次多鐸不能打高蠻子,心里覺得有些遺憾,但是把這個劉順弄死,到也算斷高義歡一臂,能讓他的心情暢快一點。
據(jù)多鐸所知,劉順有三萬兵馬,駐守歸德一府,實力不算很強。
多鐸準備從荒廢的開封府突然殺向歸德,必然能打劉順一個錯手不及,滅掉這個跳梁小丑。
當下多鐸便一面讓人去探查開封的地形,一面準備接應(yīng)北面避暑的旗兵南下,為南征做準備。
歸德府,商丘城北門。
一隊馬軍忽然奔馳到城下,驗明身份后,馬不停蹄沿著街道,奔向歸汴總兵府邸。
劉黑子經(jīng)營歸德府,已經(jīng)有了近四年時間,城中早已恢復(fù)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