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義歡沉聲道:“陳先生以為什么時候才是出兵的時機?”
陳名夏道:“現在清軍還在徐州一線,沒有深入明境,大帥現在出兵的話,就是直接面對二十萬清軍,卑職以為不僅不能為南京解圍,豫南還有可能遭受耿仲明、尚可喜的攻擊。”
二十萬韃子在徐州一線,又有馬軍的優勢,江北的明軍都龜縮起來,高義歡就算率十萬人馬過去,也沒有勝算。
況且高義歡好不容易喘口氣,不用正面硬頂韃子,怎么可能跑去徐州找揍呢?
高義歡點了點頭,注視著陳名夏,陳名夏則走到墻邊掛著的一副地圖前,道:“大帥,卑職以為幫助南京解圍,有三個可行的方案!”
說著他一指地圖上淮河的位置,“第一個方法,是等清軍殺到淮河一線,甚至突破淮河一線時,大帥再出兵包抄徐州。這個時候,清軍已經深入明境,連連征戰后人馬俱乏,且與明軍絞殺在一起,大帥包抄徐州,清軍首尾不能相顧,必然大敗。這一策,卑職以為最為保險,不過對軍政府而,卻是無利可圖,或許耗費的軍資都拿不回來。”
高義歡不可能要徐州,甚至歸德都不會要,而南京朝廷比高義歡還窮,何騰蛟寫的信中基本沒提什么好處。高義歡估計這一是南京朝廷確實窮,二是南京不想給。
高義歡站起來走到地圖前問道:“另兩策呢?”
“大帥,第二策是打豫北!”陳名夏指向洛陽、鄭州一帶,“這一策同樣要等清軍深入明境后,大帥在興兵北上,攻擊尚可喜、耿仲明,逼迫清軍回師救援。這一策的成敗要講究時機,太早出兵,清軍沒有深入明境,可能造成南京危機解除,我們自己卻要面對二十萬清軍的困境。因此必須要等南侵的清軍久戰疲乏后再動手,這樣清軍回師,也不會立刻對付我們。這一策,卑職以為實施起來最簡單,最輕松,甚至只需要虛晃一槍,但是問題在于此策很難給清軍殺傷,還會將清軍的注意力,再次拉回到我們身上。”
高義歡眼睛一瞇,堂內幾位謀士,也都議論起來。
此策確實輕松,避開清軍主力,看準時機虛晃一槍,就能嚇清軍一跳,實施起來最容易,也不需要太多準備,但缺點就是后遺癥太多了。
陳名夏頓了頓,手指向關中,忽然提起精神道:“大帥,卑職的第三策是謀取關中。”
他這話一出,高義歡和堂上眾人都有些震驚了,一個個不由得瞪大眼睛看著他。
陳名夏目光火熱的注視高義歡,“大帥!清軍主力南征,關中只有吳三桂,兵力比較空虛。大帥可以一面虛張聲勢,擺出要救援南京的架勢,把清軍的兵力拖在兩淮和河南,一面唆使張獻忠攻擊吳三桂,再聯系雍涼的李過、高一功,最后看準時機,率領大軍殺入關中。這一策,操作起來極為復雜,需要滿足許多條件,可以一旦成功,便是關中在手。臣以為此策獲利最厚,不過風險同樣不小,而且大帥真占據關中,天下局勢立變,張獻忠和滿清都不會善罷甘休!”
后兩策可以說都是圍魏救趙,只不過前一策只是虛晃一槍,后一策確實要直接奪取關中。
河南與兩淮離得太近,一旦出了問題,清軍能快速回援,關中與兩淮相聚甚遠,且有雄關當道,出了問題后,清軍卻一時半會兒趕不過來。
堂內的眾人都一下沉默了,高義歡眉頭皺成了川字,一時間還真是沒法子下決定。
這需要進行極為細致的推敲,進行多方聯絡和布局才行。
另外,南京朝廷能不能扛住,可以打成一個什么樣子,也是要考慮的關鍵問題。
陳名夏看著高義歡,一向果斷的高大帥,卻猶豫了,他被陳名夏的目光看得有些不自在,忙擺手道,“陳先生,你讓我再想一想!”
(感謝i琥珀川的打賞,求月票,推薦,訂閱,求支持正版)
_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