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北戰事打的很糟糕,各部將領都沒什么自信,覺得漢軍就是比不過茹毛飲血的韃子。
帳中將領對于高成勛的豪,很不以為然,等這個愣頭青上了戰場,就曉得韃子的厲害了。
從帳中出來,鄭森就道:“等會兒開戰,我水師先炮擊三輪,等我打完,你們就劃船沖鋒!”
江防水師的兄弟們水戰是一把好手,不過上了岸,見了韃子照樣干不過。
高成勛道:“等會兒,我攻正面,捧日軍隨后支援,高義仠你等我攻上瓜州后,從渡口旁邊上岸,包抄渡口后方,截斷韃子退路,防止韃子增援。”
高義仠沒有說話,算是默認了這個建議。
明軍要奪回瓜州,這是對的,不過人馬太亂太雜,指揮錯亂,組織不利,效率低下,加上趕來的明軍大多沒有戰爭經驗,所以只能拿人命往上面填。
這也難怪,能打的基本在江北,被韃子困在城中,南岸支援的兵馬,都沒有戰爭經驗,也缺乏能統軍的大將。
何騰蛟號稱知兵,被趕鴨子上,來統籌南岸的援兵,可老何真實的水平,可能還不如魏武軍一個掌旅。
統帥無能,三軍受累,許多趕來增援的人馬,都成了炮灰。
就連新募的捧日軍也一樣,他們不像魏武軍經歷了四年多的戰火洗禮,而是一群訓練不足的新卒,將官也都沒打過什么仗,指揮起來沒有經驗。
雖然捧日軍打得很英勇,但方法不對,最后只能是吃力不討好。
當下各部人馬便分別登上船只,然后蕩著槳兒,向北岸進發。
等船隊接近瓜州渡時,三艘水師炮船已經橫在江面上,側舷的炮窗被打開,黑洞洞的炮口,從炮窗中伸了出來。
不得不說,明朝的水師還是相當強大,三十多門大小火炮,瞄準了瓜州,上面的韃子將領,急忙說了幾句夷語,就領著守軍退到第二條防線。
水師側舷轟鳴,猛烈的炮擊,轟擊著瓜州,打得渡口碎石飛濺,朵朵泥花在地面盛開。
江面上水師戰船,已經被硝煙遮蔽,大炮的轟鳴,使得江面都微微顫抖,場面甚為壯觀。
鄭森站在船頭,用千里鏡觀察著瓜州方向,對炮擊十分滿意。
這時旁邊一將,卻忽然一聲驚呼,“千戶,魏武軍開始沖鋒了!”
鄭森聞聲望去,只見洞庭水師乘著四五十條小船,搖擼蕩槳,已經沖向瓜州方向。
炮擊還沒停,魏武軍已經沖了過去。
這讓鄭森有些心驚,不過他天賦極好,很快就明白了高成勛的意圖,當即喝令:“照常發射,最后一輪抬高角度,往里面砸。”
鄭森這個千戶,是鄭鴻逵走關系得來,不過他早就證明自己的實力,所以水師將士們都對他服氣。
王彥站在船頭,看見魏武軍在炮擊的同時已經沖上去,不禁眉頭一挑,可隨即又有些喪氣。
高成勛沒有吹牛皮,魏武軍確實是一支久戰的精銳。
這并不是說,士卒的戰斗力比清軍強,而是那股精氣神,那種狹路相逢勇者勝的膽色,蔑視清軍的氣勢,不是別的人馬能夠比擬。
想要這么做,不是誰都行,炮彈就在頭頂飛,一般人沒這個勇氣,也沒這個自信,必須是戰場老卒才行。因為在他們沖出的那一刻開始,他們就知道自己肯定能贏。
這不是光憑一腔熱血,而是戰場上的經驗告訴他們,可以這么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