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高義歡攜帶主力來到郾城之時,金聲桓并未能奪取郾城。
魏武軍攻擊幾次,都被城上守軍打了下來,改造后的郾城,相對而,確實比一般城池,要難攻打。
當初魏武軍五千人馬守衛郾城,要不是為了引誘滿達海入套,清軍一時半會兒也拿不下郾城。
這時高義歡在眾將的簇擁下,向郾城走去,身邊金聲桓邊走邊解釋道:“大帥,卑職攻了幾次,都沒攻下,不過城內守軍,也消耗得差不多了。大帥再給卑職一次機會,我一定拿下城池。”
高義歡沒有立刻答應,而是問道:“豫北和徐州的清軍有動靜沒有?”
金聲桓道:“有騎兵斥候過來,看見我們大軍云集后,便都撤了回去。鄭州的耿仲明、徐州的多鐸,都按兵不動。”
高義歡笑道:“虎臣,你說多鐸這個傻子,想啥呢?”
金聲桓道:“估計見我們大軍云集,判斷我們打完郾城,向北虛晃一槍后,必去救徐州,所以張開口袋,在徐州等我們鉆哩!”
如果高義歡不出兵救援,那清軍困死商丘和徐州守軍,順帶著占據兩淮,甚至滅了南朝,今后高義歡在大清面前就不夠看,遲早要完蛋。
因此在多鐸看來,高義歡必救明朝,既然知道這一點后,他所要判斷的就只剩下,高義歡會怎么救了。
多鐸思考在三,認為高義歡能走的路子不多,要么來包抄徐州,要么就圍魏救趙。
如果高義歡包抄徐州,那他就圍點打援,滅了高義歡。
當然高義歡也可能圍魏救趙,避實擊虛,這正是高蠻子慣用的手法,但那也沒有關系。
豫南他留有重兵,高義歡想圍讓他圍,大清兵占據江南,高義歡也吃不下豫北,多鐸根本不急。
況且等高義歡在豫北陷入泥潭,他還能發兵包抄,把他的退路截斷。
兩條路對高義歡來說,都是死路,以高義歡的智商,應該會使出各種花招,想要改變大清軍隊的部署,但多鐸是不會中計了。
這次不管高義歡耍什么花招,多鐸只需要記住他的根本目的,就能在關鍵時刻,一拳將他撂倒,所以他根本不急,坐等高義歡自投羅網。
多鐸經過多方考慮,自認為已有萬全的打算。
高義歡與金聲桓說著話,人已經來到郾城南郊,于是勒馬駐立,用千里鏡觀察了城墻,發現城池已經千瘡百孔。
“這城是不太好打,不過正因為如此,郾城必須要打下來。”高義歡收了千里鏡,沉聲說道“既然守軍這么堅定,那就四面圍攻,重點選擇一角攻擊,一定要拿下城池。本帥再給你一次機會,你去準備吧!”
“末將遵命!”金聲桓連忙抱拳。
多次進攻后,郾城守軍雖然守住了城池,但是損失卻非常巨大,城中只剩下三千多人。
孫龍正鼓勵著屬下諸將,說徐州和鄭州的兵馬就快來援,讓兄弟們頂著,不想援兵沒來,卻等來了高義歡。
此時郾城已經聚集了六萬魏武軍,這在整個天下不算什么,也不及漢中和江北幾十萬人的大戰,但是六萬人馬集中在一城之前,那就有點多了,足以讓守軍膽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