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仗后勤是第一位,詢問糧食后,高義歡才招呼眾人到沙盤邊來。
“大家都圍過來,看看現在的局勢!”高義歡拿著木桿,在沙盤上劃了一個大圈。
眾將士們都圍攏過來,盯著沙盤上的山川地理,河流城池,還有各色小旗,天下大勢一目了然。
其中代表魏武軍的黑色旗幟,被各色旗幟包圍在中間,代表清軍的綠色旗幟,則集中在江北、豫北、關中西南,還有北京一帶。
滿清自稱水德,也是尚黑,不過高大帥喜歡黑色,那就清軍的小旗,就只能是綠色了。
其它幾方勢力,明朝用紅旗,西軍用黃旗,還有一小挫順軍用的藍旗標示,龜縮在甘肅等地。
一眾將領站在沙盤前,天下局勢一幕了然。
魏武軍的黑旗被困在中間,不取得突破,就難以發展。
從沙盤上看,魏武軍的北面,有尚可喜、耿仲明的重兵,魏武軍的東面,有多鐸的重兵,這兩個方向都不好突破。
雖說魏武軍實力增長,但在平原上浪戰還是差了一點,況且一旦不能速決,引得攻擊明軍的阿濟格調轉矛頭,便十分危險。
在說東南面則是明朝的一片紅旗,打起來到是輕松,但那是盟友,魏武軍一打,江北、南京的明軍肯定崩盤,到時候清軍就會占據江南。
雖說這樣魏武軍的實力是壯大了,但是首先道義上就占不住,就像是東叛的左良玉,必會被人唾罵,其次整個抗清的力量,會因為明朝的崩潰而削弱,清軍的力量將更加強大,所以不太可取。
往西打是張獻忠的地盤,現在看來同樣不是明智的選擇。
既不能幫明朝,迫使清軍退兵,還可能使得吳三桂占據漢中,驅狼吞虎讓張獻忠調頭同他大戰,再者入川太難,也不易速戰。
在將目光投向關中,為什么要打關中,便是一目了然。
原本鎮守關中的清軍,現在移動到了關中與漢中的交界地帶,整個關中平原,除了武關駐有一支近萬人的清軍,連潼關都沒駐扎什么兵馬,便給了魏武軍一個不需要打硬仗,就能擴沖實力的機會。
占據關中是損耗滿清的實力,大勢上會有此消彼長,同時也能逼迫江北清軍退兵,讓明朝喘口氣。
高大帥算盤打得很響,整個戰役下來,明朝、韃子、張獻忠都損失不小,就他一個人吃肥了,壯大了。
當然是算盤打的好,還是機關算盡太聰明,最后坑了自己,現在還不能得知。
這時高義歡用木桿指著清軍的綠色小旗,“此前韃子兵力在四十五萬左右,現在于江北獲得二十余萬降軍,兵力增加到六十五萬。這些兵馬,有三十萬在淮江之南,同明朝激戰,十萬在徐州一線,七萬人在豫北,有五萬在北京,一萬在山東,一萬在山西,一萬在沈陽,還有二萬左右的外藩兵沒有入關。這些兵馬共計有五十七萬。關中便只有八萬人馬。”
說到這里,高義歡頓了頓:“關于韃子的兵力部署,不一定準確,但是也不會有太大的出入。”
金聲桓看了看沙盤,“關中這八萬人,有五萬與張獻忠交戰,剩下三萬兵馬駐防要害。也就是說,我們進入關中,只要快速擊敗這三萬清軍,然后堵住潼關、蒲津渡等韃子入關的通道,擋住韃子的反撲,就能大勝。”
“基本是這樣!”高義歡微微頷首,將木桿拿在手中,看著眾人說道:“這次奪取關中,本帥將過程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聲東擊西,第二個階段是閃擊關中,第三個階段守住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