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巖的話讓高義歡微微一愣,同滿清建立一個對話的渠道,這個問題他還真沒想過。
不過高義歡的政治智慧,還算可以,立刻就明白了李巖的意圖。
此前他與南京已經鬧得不太愉快,現在奪取關中后,版圖急劇擴張,南京必然會更加忌憚他。
雖說魏武軍這次也算是為南京解了圍,但是勢力之間,不是講情義的,而是要看利益。
高義歡擴充這么快,南京肯定會不舒服,這是必然的事情。
這一點,高義歡也是知道的,今后與南京必然會摩擦不斷。
這不是他裝孫子,就能解決的事情,如果南京不曉得他的實力,他或許可以裝孫子,但是問題是他的實力,是藏不住的。
作為中原一霸,實力擺在那里,怎么裝弱小。
高義歡只占據豫南和湖北的時候,就有實力壓著南京打,逼著南京向他妥協,何況現在又占據關中。
魏武軍的實力擺在那里,不管怎么樣,清軍都要打他,南京也都會忌憚他。
這也是高義歡稱王的原因之一,因為實力藏不住,不管稱不稱王,別人都不會無視你。
這個時候,不如索性擺出一副不好惹的姿態來,況且這么大的地盤,屬下要升遷,確實需要解決體制和官位的問題。
任何事情都有利弊兩個方面,稱王加強了內部的凝聚力,但是也會讓南京感到不舒服。
高義歡必須要考慮到,南京態度再次轉變。
“李先生的意思是?”高義歡心中已經猜到了一些,但是還是出問道。
李巖道:“臣以為大王占據關中,稱魏王后,同南京的間隙必然更大。這樣一來,天下就增加了許多變數。臣以為大王要繼續保持與南京的關系已經很難,不過在一種情況下,到是還能繼續維持相對和睦的關系。”
高義歡眉頭一挑,“哪種情況?”
李巖道:“滿清如果將主要的目標對準我們,南京未必會幫我們,甚至可能從后下手。但如果滿清把矛頭對準南京呢?”
高義歡眼睛一亮,“如果滿清繼續將南京視為目標,那南京就不可能和孤王翻臉。”
高義歡不確定,韃子來打自己,大舅子會不會幫自己,但是韃子打南京,高義歡肯定不會袖手旁觀。
雖說盼著韃子將注意力繼續放在明朝身上,似乎有點不地道,但是話說回來,高義歡已經為南京擋了幾刀。
說起來也是心累,從山東奪馬,滅掉劉良佐,到擋住李自成,狠削左良玉,最后到這次殺入關中,將滿清的注意力又拉回到自己身上,高義歡已經幫助南京多次,可謂用心良苦了。
只是他這么做,大舅子卻不知道感激,反而提防著他,真是沒地方說理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