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百清軍騎兵,縱馬上了浮橋,疾馳著向前沖去。
按著在江北的經驗,只要馬軍一沖,對面的蠻子就會垮掉,騎兵控制浮橋后,大軍就能迅速過河。
這樣一來,后面的主力就能節省渡河的時間,盡快拿下汝寧。
關中雖是個好地方,但是卻需要輸血才能恢復。高義歡殺入關中,大清軍就殺入豫南,斬斷關中和湖廣的聯系,高義歡十萬人沒了錢糧供給,被滅只是時間的問題。
這時多鐸的話,也是清軍目前的戰略,不過一路殺過來,清軍也曉得高義歡難纏,要拿下豫南并不容易。
豫南多山林,易守難攻,清軍必需要趁著高義歡主力在關中的機會,拿下豫南,否則等高義歡的主力回援,就只能打消耗戰。
雖說以大清兵的實力,最先撐不住的肯定是高義歡,但是天下并不只有大清和高義歡,還有其他勢力,大清消耗太大,也會讓人漁翁得利。
因此清軍的目標是,在高義歡回師之前,拿下豫南,再擊破高義歡。
浮橋上散落著大包小包,躺滿了尸體,一灘灘的血水,從木板的間隙滲入水中,將河水染成淡紅色。
清軍騎兵馬蹄噠噠,穿過尸體,鼻子聞著空氣中彌漫著血腥的氣息,仿佛是被激發獸性的野狼,又如嗅到血腥的鯊魚,一個個有些興奮的向前,猛撲向對岸。
清軍騎兵策馬奔騰,并沒有注意到,浮橋旁邊浮著幾個瓷壇。
忽然,轟得幾聲炸響,水面上驚起幾道水柱,木屑飛濺,橋上的戰馬嘶鳴,清軍連連落入冰冷的河水中。
北方來的旱鴨子們,發出一聲慘嚎,撲騰兩下后,便被河水卷走。
汝水東岸,尼堪頓時眉頭緊皺起來,只能看著馬軍被河水沖走。
浮橋被炸斷,清軍前鋒暫時只能停留在汝水東岸。
要是以前,清軍過河可能有點困難,但是現在清軍吸收了不少江北的降軍,能扎木筏,能駕船者大有人在。
一日后多鐸主力到了東岸,清軍在汝寧城北三十里外,扎筏強渡,擊退了魏軍的阻攔,搭設了三道浮橋渡過汝水。
這時汝寧城中,恐慌的氣氛蔓延,謠四起,剛逃入汝寧的不少百姓,聽說官府將許多物資、工坊的織機都向西轉移,怕魏軍棄城,便紛紛擠到西城,想要繼續西逃。
這個時候,必須要穩定人心,必須要堅定軍民守衛汝寧的決心。
金聲桓不得不親自來到西城,還把他的小妾也帶來,對擠滿街道的百姓喊話,“大王援兵不日就到,本侯奉大王之令,堅守汝寧城,人在城在,人亡城亡。本侯的家眷都在這兒,你們怕什么?”
城中百姓見此,才勉強鎮定,各自回家。
回到府衙,金聲桓就找來知府于應龍,說城中肯定有韃子細作,讓他組織人手盤查,還要謹防有人叛變投敵。
清軍大舉入侵,豫東、汝寧府的大批百姓逃入汝寧城,說里面沒有清軍細作,那幾乎是不可能地。
果然,于應龍一查,就抓到了不少可疑之人。
魏軍不像明朝,將鄉間交給士紳和宗族自己管理,而是將權力伸到了鄉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