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房內的眾臣聽見高義歡稱帝,臉上都露出驚色,可是卻也在意料之中。
魏軍橫掃北方,高義歡四處找祥瑞,稱帝是遲早的事情。
“陛下,越是這個時候,越要鎮定啊!”陳子龍沉聲道。
魏國上下找祥瑞,南明早就收到了消息,都知道高義歡要稱帝,可真的聽到這個消息,心里還是一陣落寞。
朱慈烺神情憤怒的又看了情報一眼,“明廷偏安東南,主昏臣庸,勾結夷狄,出賣華夏,德不配位,氣運已盡~~~孤王驅除韃虜,恢復華夏~~~有司眾庶合辭勸進,尊孤為天子,以主黔黎~~~”
“高賊安敢如此?”朱慈烺心中憤怒,這個亂臣賊子,自己稱帝就算了,還順便侮辱了他一遍。
陳子龍道:“魏賊占據北方,且據上游,如今稱帝,魏賊必犯大明。陛下,事已至此,臣以為我們當做好充足的準備。”
朱慈烺緩過神來,他痛苦地搖搖頭,對眾人道:“卿等以為該如何行事?”
天無二日民無二主,高義歡稱帝后,同朱慈烺就是你死我活的關系,他必定會趁銳進攻,而明軍能夠抵擋嗎?
陳子龍沉吟道:“眼下,朝廷只需要守住,武昌、淮河一線,便不懼魏賊。現在關內清軍被魏賊殲滅,魏賊兵馬可以大部轉向南方,原來靖國公鎮守武昌,不懼湖廣魏賊,可魏賊增兵后,情況便不好說,因此臣認為,需要向武昌增兵。此外為防萬一,九江、安慶也都要駐扎大軍,如此上游無憂。至于淮河一線,則需增派水師,我朝水師遠勝魏賊,只要牢牢控制江防,魏賊就無法過河。臣以為魏賊雖強,但我朝擁有地利,朝廷進取不足,卻守成有余。”
聽了陳子龍的話,朱慈烺內心依然焦慮,因為還沒有一個江南政權,能對抗一個占據北方、巴蜀、荊楚的政權。
朱慈烺站起身,來回踱步,“高賊稱帝,不久必然趁銳南下,若是不能擊敗魏賊,哪怕是小敗,魏賊也會得寸進尺,連續攻擊。只有徹底擊退魏賊,朕才能獲取十余年的安寧。卿家之,全在守,難道大明已經沒有機會了嗎?”
陳子龍道:“陛下,敵強我弱,現在魏賊針對我朝,臣以為朝廷只能防守,而只要我們不犯錯,魏賊就難以擊敗我們。如果我們這邊堅持住,外面孫可望、豪格這兩個勢力,便有機會。屆時只要他們能勝一場,我朝的危機就化解了。”
陳子龍的意思是,江南采取守勢,策動西軍和關外的清軍騷擾攻擊魏軍,時間一長,明軍或許有機會。
阮大鋮皺眉道:“只是不曉得這兩方什么態度?”
陳子龍道:“孫可望那邊沒有問題,他垂涎四川久矣,已經在川南和魏賊摩擦不斷,而且唇亡齒寒,我們之間有攻守同盟的密約,他必會出手相助。至于關外的豪格,卻不知道他是否早已經喪膽。”
朱慈烺來回走動,最后駐足于地圖前,沉聲道:“第一,糧食的問題,要立刻解決。第二,征兵要繼續,第三,增兵武昌、淮河一線,第四,派人聯絡孫可望、豪格。孫可望野心勃勃,不許以利益,他也會出手,豪格那邊可以給些財物。”
······
關外,盛京,肅王府里。
豪格從被博洛放回的索尼口中,得知了博洛和尼堪,帶著福臨跑到北方,一處靠海的港口附近。
這讓豪格心中十分不滿,關內清軍盡沒,只有福臨等人逃出來,對關外局勢一點幫助都沒有,反而是個禍害。
現在福臨沒死,名義上他頭上就還有一人,讓豪格內心十分不自在。
他現在控制關外和朝鮮,等同于皇帝,可是卻又不是皇帝,他做夢都想更進一步,可只要福臨沒死,他就沒理由當皇帝。
當然,他硬是要稱帝,也每人能攔住他,只是難免惹人非議。
這時豪格重重出了口氣,“你起來吧!”
“奴才不敢,奴才將主子的事情辦砸了。”索尼屁股翹起,頭伏在地上。
豪格見此也不再勸他,而是問道:“博洛放你回來,你還記得路嗎?”
此時關外人口很少,而且主要聚集在遼河平原,北方大片土地被山林覆蓋,人一個縣那么大的區域,大概也就一兩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