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葉城西面,一片樹林里,一千余穿著黑色披風,戴著皮帽子,腰間懸著一把長約一米騎兵刀的沙俄騎兵,手持長矛駐立著。
為首一名軍官,披著灰色大衣,頭戴羊毛帽子,握住黃銅刀柄,目光注視著遠處的碎葉城。
十七世紀中葉,正是沙俄帝國,迅猛擴張的時代,就在幾個月前,沙俄成功吞并烏克蘭,使得整個帝國的氣焰更加囂張。
歐洲有句諺語,撕開一個俄國人,會發現一個韃靼人。
蒙古人統治俄國幾百年,俄國人的骨子里,早已流淌著韃靼人的血液。
日益強大的沙俄帝國,繼承了游牧的基因,開始了飛速的擴張。
雙頭鷹不止盯著,西面的波蘭,目光同時也鎖定了中亞。
對于沙俄而,除非能將他打趴下,將其徹底消滅,否則只要給他機會,他就會上來蠶食你,鯨吞你。
這樣的對手,無疑非常難纏,因為只要你不能將他消滅,他就還有東山再起的機會,并且反過來擊敗你。
在歷史上,沙俄一而再,再而三的演繹著這樣的故事。
雖然沙俄在情報中得知了魏國相當強大,但是擴張的基因,讓他們敢于虎口拔牙。
此前沙俄侵入小玉茲,迫使小玉茲結束與大魏的臣屬關系,就是一次試探,而沙俄遲遲沒有等來魏軍的反擊,便使得沙俄的膽子大了起來。
這一次,他們的目標是碎葉城,只要拔掉魏國在中亞的這顆釘子,沙俄就能控制整個中亞,江勢力范圍擴張到天山和準格爾盆地之西。
清晨,陽光照射著大地,碎葉城臣門打開,伴做商人的沙俄前鋒,混在隊伍中,將與昨天混入城中的內應里應外合,然后一舉奪取城門。
碎葉雖是小城,但防御卻很完善,城上有火炮,城門有兩道,是個簡易的棱堡。
這樣的城池如果硬攻,俄軍損失必然巨大,因此俄軍決定突然襲擊,奪取此城。
碎葉城不大,里面駐守三千魏軍,防守兵力足夠,想要突襲城池的關鍵,就是奪取城門,然后一擁而入。
碎葉城為了便于防守,只有東西兩門,每個城門又有內外兩個城門,一般情況下,兩個城門不會同時開啟。
這便給俄軍的突襲,增加了難度,從外面突襲,最多只能占據外門,魏軍一旦警覺,就會死守內門,屆時突襲必然失敗。
因此年輕的俄國將軍左列夫斯基,提前一日,派遣間隙混入城中,準備在俄軍發起突襲,奪取外門的同時,由內應奪取內門,控制兩道城門,然后騎兵涌入,屠殺城中的魏人。
這時左列夫斯基,拿起千里鏡,注視著城門處,今天來到碎葉城的商隊,比往常又多了許多,讓他微微皺起眉頭。
這讓俄軍將領有些擔心,突然出現這么多商隊,會不會影響他的計劃,城中守軍看見商隊增加,是否會進行盤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