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子衿兩世一生的經歷十分傳奇,面前,她前世生活的年代,絕不是現下的封建王朝可以比擬的。何子衿一直以為自己現下生活一個民風稍微開放的地方,起碼,相對于前朝那種女人必須從一而終的風氣,如今的朝廷是不反對女人改嫁的。何子衿覺著,如今的風氣就夠可以了。
但沒想到,縱封建社會,也是牛人到處都有啊。
譬如,敢于辭職的皇太子。
而且,何子衿跟她舅打聽了,皇太子要辭職,不是自己地位不穩,主動讓賢之類,主要是,皇太后要逼皇太子休妻,皇太子對太子妃情深意重,寧可不做太子,也不肯休妻的。
天哪!
這哪里是皇太子啊!
這簡直就是溫莎公爵啊!
不過,太子妃可不是辛普森夫人,據她舅講,太子妃出身名門,是太子元配發妻,更重要的是,太子妃賢良的很,于國于家,皆令人稱贊。主要是太后不講理,糊涂,死活就是要太子休妻。太子忍無可忍,索性辭職,不做太子了。
唉喲喂,這也是極難得的男人了。
何子衿都說,“太子殿下這事兒做得敞亮!”
沈素也道,“是啊,太子與太子妃結縭二十余載,情分自不必提,若真按太后的意思休了太子妃,也只是愚孝罷了。”
雖然太子太子妃的事與何子衿不相關,但,太子妃畢竟是朝云道長的外甥女,何子衿還是盼著太子妃好的。只是,這些事,她也不過是站邊兒上看著,就是想幫也幫不上忙的。
太子妃的事,如沈何兩家這樣的門第,也就是看看罷了。
倒是阿玄官學里放了假,說要帶子衿姐姐去城里逛一逛,省得來帝都一趟總悶在家里。何子衿倒是想去,沈氏卻是有些不放心,阿念道,“我陪子衿姐姐一道去。”
沈氏連忙道,“你還得念書呢。”
阿念笑,“書念了這些年,也不在這一時一刻。我也想去帝都城瞧瞧,總在家覺著悶的慌。”
阿冽俊哥兒也想跟,不過,他們倆都要與阿丹一道念書,明年正月十七去官學考試,要是考進了,就能去官學念書了。何況,外頭冷,阿冽還好,俊哥兒卻是年歲小,怕他出門凍著。何子衿說了給他們帶好吃的回來,因家里還有表兄弟在一處玩兒,也就不鬧了。
阿玄先說了,“明早咱們出去吃早飯,就去太平居,唉喲,那里可有名了。太平居的東家是太\祖皇帝的老鄉,據說太\祖皇帝攻進帝都城前都吃了他家八個大包子,然后,一鼓作氣打進帝都,做了皇帝。只要是來帝都的,就沒有不去太平居吃包子的。”
何子衿直笑,“這么有名。”
阿玄道,“可不是。便是有人不愛吃他家的包子,也要過去瞧一瞧太\祖皇帝的御筆的,他家的牌匾也是太|祖皇帝親提的呢。他家非但包子好吃,還有餛飩,羊肉湯,白米粥,醬的小菜,都不錯。”
“叫你這么一說,是要去嘗一嘗的。”
第二天,何子衿特意換了身少年裝束,沈氏還叫小福子一道跟著,何子衿道,“讓福子哥在家吧,叫三喜跟著就行。”三喜是阿念的書僮。
沈氏也應了,又拿出銀子給閨女收著,道,“難得來帝都一趟,這么冷的天,我是不稀罕出去。你們精神頭好,不怕冷,出去逛一逛也無妨,只是下午早些回來,別叫我惦記著。”
何子衿收了銀子,道,“娘你就放心吧,要是太平居的包子真那么好吃,我帶些回來,咱們一家子嘗嘗。”
何老娘也說,“早些回來。”再叮囑一句,“要是包子貴,就少帶幾個,一人嘗一口也罷了。”
何子衿笑,“知道啦。”
因天冷,三人是坐車去的,都坐車里了,阿玄還夸呢,一個勁兒的說,“子衿姐姐,你穿男孩子的袍子,也特俊。不過,就是讓人一瞧就知道,你是個女的。”
何子衿道,“知道就知道唄,這不是為了省事么。我聽說,帝都也有男人,比女人都俊。”
“唉喲,你可別在蘇家人面前這么說。這也是舊事了,說的是蘇不語蘇侍郎,說蘇侍郎少年的時候,到官學念書,同窗都以為他是女扮男裝。”
“這位蘇侍郎有這么俊,孫叔叔也說他很俊。”
“俊的很。”阿玄道,“不過,我就見過蘇侍郎一回,他比我爹還大個十年歲呢,結果看上去,一點兒都不老,整個人仿佛會發光。”
何子衿聽得頗是向往,道,“潘安宋玉也不過如此了吧。”
“是啊,據說當初蘇侍郎外調回帝都,他一進城門,男女老少都出門瞧他,還有不少人沖他扔香包玉墜團扇帕子啥的,結果,有一癡狂的,是朱雀街上賣柚子的女娘,心潮澎湃之下,抄起個袖子就朝蘇侍郎飛了過去,結果,一柚子就把蘇侍郎從馬上砸下來了,腦袋上砸一青包。”
何子衿聽得哈哈大笑,阿念也是忍俊不禁。何子衿樂,“幸而是賣柚子的,要是個賣榴蓮的,得把蘇大人砸去半條命。”
阿玄立刻跟子衿姐姐請教,榴蓮是啥?
子衿姐姐比劃一下,“這么大,皮上都是刺。”
阿玄頗是驚訝,道,“世間竟有此兇物,這要砸一下,真能把人砸壞。”
何子衿笑問,“那賣柚子的女娘最后怎么著了?”
“這能怎么著啊,怪也怪蘇侍郎生得忒俊。”阿玄笑嘻嘻地,“還有一人,相貌較蘇侍郎不相上下,就是沒蘇侍郎出名。就是小唐叔的師傅,李子爵。李大人也極俊俏的。”
何子衿道,“帝都美男子還真多啊,原本我以為,舅舅就是極俊俏清雅的人物了。”
阿玄一撇嘴,擺擺手,“不能比。我爹的相貌也就排個中上。”
阿念道,“義父起碼是個中上,我看你,連個中不溜都沒有。”真是的,總跟子衿姐姐說美男是什么意思啊!
阿玄也是很在意自己相貌的,道,“起碼也是個中不溜啦。”
何子衿道,“為人最重要的是有內涵,像蘇侍郎李大人,非有學問,再加上好相貌,故此人人稱誦。倘空有皮囊,沒學識,也就是一花瓶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