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后,陳映晚開始雇好人手蓋二樓了。
酒樓這邊的生意暫時歇下,柳翠云白天在鎮上監工,晚上沒什么事,開始縫衣服了。
這一年來,閑暇時間柳翠云就回去找姜秋。
幫她照看一下孩子,再問些女工有關的技巧。
一來二去,兩人越發熟絡起來。
姜秋生完孩子以后,又開始重新接起了繡活,大部分是陳映晚在從中牽線搭橋,每次從鎮上回來的時候都會幫李仰芳帶衣服給姜秋。
按照主人家的意思繡出花樣,再送還給李仰芳。
兩人聯合起來之后,李仰芳的裁縫生意變得越來越好,姜秋也多了許多額外收入。
空閑下來姜秋還會繡一些帕子。
等二樓建好之后,這塊地皮就算是陳映晚的了,她打算在門口支一個小攤子,賣一些女兒家用的小玩意,姜秋繡的帕子就可以放在攤子上賣,也能多增加些收入。
畢竟張秀才年年都要考試,哪哪兒都要花銀子,張秀才的地租在瑾哥兒降生前還能糊口,現在有了孩子,兩口子不得不為孩子考慮。
張秀才也算知道姜秋的不容易,雖然家里的收入多了,但他也乖覺地縮短開支,用的筆墨紙硯都降了個檔次。
這些都是陳映晚和柳翠云去姜秋家作客時得知的。
“要我說,這個張秀才就該找個活計,總不能叫秋兒一個人忙活。”
柳翠云一邊縫衣服一邊碎碎念道。
一旁幫她理線的陳月宜奇怪地抬頭看她:“娘,我記得你剛來那會兒,還說張秀才厲害呢,村里就他一個秀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