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空問道:“為何會如此?”
老君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造化乃是自然之本。人若要亂了造化,卻是本末倒置,如何能不混亂?而混世神猿當初若不攪動陰陽,何來天地萬物,故天地萬物之亡,實乃咎由自取,若算到根源,造化神猿豈不是罪魁禍首嗎?”
悟空終于明白老君的意思,不由得啼笑皆非,反駁道:“造化神猿本為造化所生,若我等有錯,那便是造化之錯,與我等也無干系!依我看……要怪就去怪盤古,他若不自混沌中開天辟地,哪來這許多煩惱!”
“你好大膽!”說話這聲音陌生,自然是元始天尊,元始天尊得盤古精氣,方有今日成就,自然不容許悟空調侃。
悟空笑道:“大天尊也忒小氣,難道就許你三清開我的玩笑,卻不許我開旁人玩笑嗎?”
老君道:“你這猴子真是心急。你當混世為何意,難道僅是在天地之初攪動陰陽,便無事了嗎?”
悟空笑道:“難道還要我等為非作歹,將天地攪得一團糟不行?”
老君道:“這話倒也沒錯,天地間大亂,哪一次不是因神猿而起?神猿無罪,罪卻因神猿而起,混世之名,果然并非虛傳。之前還則罷了,便是此刻,神猿看似銷聲匿跡與天地間,但仙佛巨擘、上界梟雄,哪一次謀劃又能離得了神猿一系?即便七神猿全部隱世不見,總有造化相引,將你們找出來。混世混世,難以離世!”
悟空被老君一席話說得無語以對,只得暫論他題,便道:“你所說是真是假,卻也無人能斷定。說了這許多,與玉帝盜走道教氣運何干?”
老君道:“大有干系!氣運者,造化之勢也!人失氣運,一生坎坷步步維艱;國失氣運,內憂外患不得安寧;我道教若失了氣運,教派暗弱人才凋零卻是小事,天下信眾歸到一處,那便是將亡之象了。”
“造化所生共有九種生靈,盤古只管開天,鯤鵬只管清宇,然后便隱于世間不現蹤跡,絕不會動搖天機。這世上,能牽引造化氣機的,唯有七神猿耳!”
“神猿所向,便是造化之勢,這么說,你可明白?”
神猿所向,造化之勢!悟空咂摸其中含義,暗喝一聲,果然不出我所料!果然取經一事以孫悟空為主,收金蟬子重歸佛門只怕是個幌子。
西方靈山要奪道教氣運,造化之勢自然向佛教傾斜,孫悟空不自覺摻合進了這場紛爭,一步一步走下來,卻被佛教收了,豈不正應了老君的話!
老君接著道:“如今我等所作,便是不叫天下氣運歸于一處,故此將爾等收入界內,要與你們一場大造化。神猿修為大漲,靈智想必也能頓開,那時應對陰謀詭計,也多些保全之策。你可明白了?”
話說至此,悟空再不明白三清之意可枉稱靈明神猿了。原來三清是想讓靈明神猿協助道教,一同對抗天庭與靈山。但是老君說得明白,唯有如此,才能使天下氣運不盡歸到靈山。
如來收取神猿必定有其不可告人的理由,而三清呢?他們是否也對自己隱瞞了許多秘密?這一個先予后取,以不爭而爭之,用的實在是高明啊。
想到此處,悟空不禁想起了逃出如來手掌心的那一刻,如若那是自己被如來壓在五行山下,是否將踏上西行之路呢?
悟空想了想問道:“若能挽回道教氣運,我自然不會拒絕,只是天下氣運散落,便能阻住會元之厄嗎?”
老君道:“我知你心中尚存許多疑竇,今日一席話,并非教你入我道門,只是見天下勢危,不得不出語點破,你以造化神猿之身,我等縱為三清,也不敢隨意驅使,所以你大可不必擔心。以你才智,今后遇事自然知道如何去做。教你吸取三界造化,也是不得已而為之,無論如何,此三界二百年后便將化為齏粉,你若不取,無數造化便只散于天地間罷了。”
悟空見三清表明心跡,對三清印象又好了幾分,但聽到三界將毀,忍不住道:“你們能將其取來,為何不能送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