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界中土質(zhì)單一純正,乃是三清借五行之力所造,最易施展土遁術(shù)。
然悟空行至千丈深處,便有巨巖攔阻。要知尋常土遁,只于地底穿行,深不過十丈。此際悟空遇見巨巖,雖也能入,卻緩慢之極,自己于五行之土所知甚少,照此光景,恐怕一二十年也見不到被壓的巨龍,無奈之下只得又退了出來。
老君見悟空去而復(fù)返,笑問道:“這么快便好了,那孽龍在何處?”
悟空道:“土便是土,如何又有無數(shù)巨巖摻雜。”
老君哈哈大笑道:“這世間之物,無論再柔軟,都有其堅不可摧的一面,我卻幫不了你,哈哈。”
悟空心中焦急,那天地中許多事等著自己去做,哪肯在此耗費(fèi)光陰。于是不理老君,又去尋大禹等人。
果然大禹此刻恰恰收功,見悟空前來,笑問道:“我見你在天上轉(zhuǎn)了兩三趟,可是有事?”悟空將來意說明,大禹道:“若只是土,倒也不在話下。”悟空大喜。
悟空帶大禹來至鎖妖塔下,二人一齊遁入土中,到了巨巖處,大禹念了個法術(shù),直接穿了進(jìn)去,悟空在后面跟隨,只覺這巖石與松軟土壤無異。
只聽大禹傳音道:“這是土系中最簡單的破巖術(shù),你居然不會?”悟空道:“只會個土遁,其余都不會。”大禹道:“土遁中亦有遁巖術(shù),我若獨(dú)行當(dāng)施遁巖術(shù),可比這快上十倍。”
悟空道:“前輩御土如此厲害,在鯤鵬腹中怎不傳我?”悟空知大禹寬仁,這話問了絲毫不覺直接。
大禹道:“五行之術(shù)奧妙無方,我這點(diǎn)本事只算中上而已,怎敢傳你。這世上修仙的,有幾個不會五行之術(shù),但大都只得皮毛,難解要領(lǐng)。何時如祝融蓐收那般,觸及五行本源的,才叫真正會了。”
悟空道:“原來如此。”
二人行不多時,已深至三四千丈,悟空心中暗罵,這鯤鵬忒狠,無冤無仇,怎好將這幾條倒霉龍壓如此深?
正想著,只覺巖石漸熱,大禹道:“怕是到了熔巖處了。”果然又行百丈,二人穿破巖層,入了火海當(dāng)中。悟空嘖嘖稱奇,三清果然了得,居然知道地下有火,便也仿了出來。
此時大禹道:“有此一說,土乃五行之根,果真如此。看著土中,有火、有水、有金、有木,果然有容乃大。”
悟空仔細(xì)咂摸,確是如此,看來五行之術(shù)的確應(yīng)用甚廣,說不得自己要去尋那后土娘娘,雖不知是敵是友,但碰個運(yùn)氣也好。
二人自然不懼火,便如魚得水一般穿行,少頃,便見火中一條數(shù)十丈長巨龍,如同死了一般臥在熔巖當(dāng)中。
悟空二人近前查看,這巨龍忽地抬起頭來,見有人到此,一陣狂喜,整個身軀活了起來,攪得熔巖沸騰,火海翻浪。
悟空發(fā)現(xiàn),這巨龍動靜雖大,卻總出不得身周百丈方圓。它盤旋幾圈,又垂頭喪氣,巨目中落下一滴淚水,在熔巖中瞬間便化作無形。
大禹道:“看他模樣,身周是有禁錮無疑。”
悟空施展玄空法秘訣,仔細(xì)看了半響,果然這巨龍身周百丈,有一層若有若無的圈子罩著,有形無質(zhì),極難看出。
這時巨龍吼道:“你二人可是來看我笑話的!”
悟空此時已經(jīng)看出,這圈子是運(yùn)用造化之力所設(shè),自然是鯤鵬作法。他見巨龍咆哮,喝道:“若想活著出去,趁早閉嘴!”
巨龍見悟空是來救他,又是一陣狂喜,只不過再不敢發(fā)聲。
悟空漂至近前,用手輕觸這圈子。鯤鵬甚是小氣,這圈子所耗造化微之又微,但卻是極純正的造化之精。悟空心意一動,便將這圈子收了。
巨龍得脫樊籠,一時間如癲似狂,在這火海中游了幾十個來回,然后才拜倒在悟空面前,道:“小龍敖恩,叩謝恩公。敢問二位恩公高姓大名,容我日后回報。”
悟空道:“小事小事,三界生靈盡返天地,我求得大天尊,特來救你脫困,無需多謝。”敖恩又拜了幾拜,方昂首長嘯一聲,破巖朝天而去。
大禹又帶悟空出來,只見鎮(zhèn)龍塔已自腰中斷折,斜插在地上,巨龍已不知去向,便連老君也不見蹤影。
二人又奔下一處鎮(zhèn)龍塔,這處塔立在本我界西方一念原上,此番情形大同小異,救出那龍名喚敖恭。悟空心道,看來都是姓敖的一家子,不知與四海龍王有沒有親戚。
接下來輕車熟路,二人又將剩下那三條龍救出,只海中那座鎮(zhèn)龍塔稍麻煩些,悟空施展御水神通,倒也花費(fèi)了頗多時間。這三條龍,乃是敖靖、敖難、敖圣。
救出最后一條龍時,悟空終于問起緣由,果然與鯤鵬所述大同小異。這五條龍原本都是元始天尊御下九龍,敖圣乃是九龍之首。
元始天尊創(chuàng)了本我界,教他五個入內(nèi)攪亂陰陽,這五條龍向來對元始俯首帖耳,可他幾個哪里懂得何為攪動陰陽,只在界內(nèi)興風(fēng)作浪,便以為這便是攪動。元始見五龍愚笨,擾了界內(nèi)生靈,便一怒之下將其封在地底。
至此五龍尚不知是鯤鵬之舉,還道是元始天尊之力,悟空自然不會說破。
悟空問道:“你可知道敖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