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空細細看去,這人頭頂寶珠,身著七寶袈裟,下方寶座散出舍利光華,一見便是釋教中極尊高地位之人。
是真武么?看面目是真武無疑,而龍女說這人是菩薩?真武何時成了菩薩?難道他被如來收服了么?
只聽真武道:“龍樹法師,你來我龍宮作甚?”
悟空忽地明白,原來此時的自己不是自己,而是一個叫做龍樹法師的人。奇怪,自己如何又到了這個玄妙難解的境界中來,這個龍樹法師究竟是何人,與自己又有何關聯呢?
龍樹不答話,只深作一揖,做拜求狀。
真武呵呵笑道:“自西方來此者不在少數,你有何本事,能拿走我龍宮寶物?”
龍樹道:“大龍王菩薩請問。”
悟空這才明白,原來龍樹法師來龍宮中是要取寶貝的,而這時的真武應該是龍王菩薩。自己并非第一次進入這種奇妙的處境當中,第一次是入了紅孩兒之夢,第二次是在地府得知豬八戒豬身夯性由來,根據這兩次的經驗判斷,眼前所見的龍樹與真武,應該也是過去某一時光中發生的事情了。
真武,居然還有過做菩薩的經歷?這可真是萬萬想不到,看地位,真武地位應該不低呢。只是不知這是哪段時間的事情,是過去佛燃燈管事,還是現在佛如來說了算呢?
只聽真武道:“看來你也知道規矩,那我便問了。”
龍樹聽真武要問,便不再彎腰低頭,而是昂然挺立起來,直視真武。悟空細看這龍樹菩薩,雙眼清澈無比,面容平和,面對地位尊崇的真武,不驚不喜,不卑不亢,單這一點便可知此人絕非尋常角色。
真武居高臨下,卻無半點不敬之意,緩緩道:“現有世界,生死涅中一切諸法,又在何處?”
龍樹毫不猶豫答道:“一切諸法,無論過去未來,悉數盡在靈明空寂之中。”
真武接著問道:“靈明空寂,又是哪里?”
龍樹道:“靈明空寂,既為真如本體。”
真武稍顯迷茫,龍樹這說法太過含糊,真如本體乃是佛性,如此說來,一切諸法歸于佛,此解釋可是有些狹隘了。
真武又道:“靈明空寂,可否詳解?”
龍樹侃侃而,道:“大龍王菩薩且聽。靈明空寂,即由覺而靈,由靈而明。靈性既靈,乃見光明剔透,了了分明。由此,靈明二字不可分。無靈而不明,不明也無靈。”
“‘空’者,無性而空也,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空。空無所有,一物不立;”
“‘寂’者,恒寂天地,覺知一心,不動不搖,不來不去。是為‘寂’也。”
真武沉思良久,點了點頭,道:“頗有見解,只是你既說由覺而靈,若無覺又奈何?”
龍樹道:“一切眾生,無不具有覺性。”
“那覺性又自何處來,平日又在何處?”真武問道。
龍樹微微一笑,道:“本自無生,何所依托?”
真武接著問:“生死輪回,覺性奈何?”
龍樹道:“身中覺性,未曾生死,如夢被驅役,而身本安閑;如水作冰,而濕性不易。”這幾句話悟空也聽得明白,便是說覺性無生無死,如同人在睡夢中被驅趕勞役,但真實的身體仍優哉游哉,如同水雖變成了冰,但它原本潮濕的本性不變。
他能對靈明二字詳解,又能說出無性而空,悟空怎么聽都像和靈明神猿有些關聯。
悟空越看這個龍樹越覺得不俗,心中有了許多親近之意,但同時也不禁自問,龍樹佛法造詣如此之深,為何從來未聞其名呢?
只聽真武道:“好,就算你說的對,眾生皆有覺性,但終究又能怎樣呢”
龍樹表情凝重起來,沉吟一會才道:“與佛無殊!”
真武一驚:“你說什么?一切眾生,與佛無殊?照你所,人人都可成佛了?”
龍樹道:“正是!”
真武道:“那為何少有人成佛?”
龍樹再思考良久,答道:“皆因泯了本心。”
真武聽了,訝然而笑:“如你所說,若不泯本心,便可成佛?那這成佛可簡單的很了。”
龍樹搖了搖頭,道:“難就難在此處。”
真武示意龍樹接著說,龍樹道:“佛性本清凈、空寂、獨一,未人本心有無明煩惱熏習,為客塵所染,則有了分別心,有墮惡心,有沉淪心……但只要覺悟,仍可轉迷為覺,轉染為凈。這又是由覺轉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