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空在兜率宮中不敢久留,這里聊上十句八句,地上只怕一天便過去了,于是道:“老君既然得了好處,還不將你那寶貝牛兒捉回來?”
老君道:“好,這便去!”
二人下了三十三天,悟空問老君道:“這兩個牛兒,你更喜哪個?”
老君白了悟空一眼,道:“都是自家養的,有什么分別?”
悟空笑道:“我看還是這獨角兕受寵些。”
老君道:“何出此?”
悟空道:“金剛琢和芭蕉扇你都舍得給他,難道還不夠?”
老君哼了一聲道:“若給了大力牛兒,唯恐他闖禍。青牛性情憨直,最是聽話,給他我才放心!”
悟空頓時無話,二人一路飛來,眼看到了金皘山,悟空忽然想起一事,老君若收了青牛精,便要回兜率宮去,下次不知何時才能見他。于是急問道:“老君可識得龍樹菩薩?”
老君聽悟空問出這話來,身軀一震,停住云頭,問道:“你知道了?”
悟空心中懵懵懂懂,卻仍點了點頭。
老君沉吟少許,將紅葫蘆取了出來,悟空見了這個葫蘆,心中大喜,上次便是在這個葫蘆之中,老君和他說了許多秘密,這次不知又能得到什么寶貴的訊息。現在對悟空來說,每次得知一些辛秘都會有如獲至寶般的歡喜,他心中揣摩,這些線索遲早有一天會穿成一條線,將天地間最大的謎題解開。
入了葫蘆之中,老君道:“你莫著急,入此葫蘆中,除了我兩位師兄,再無人能知曉你在何處。”
悟空問道:“那人可會知道?”
老君聽了“那人”,搖搖頭道:“那人十有八九不在,即便在,他也不是從前的那個他了。”
悟空笑道:“如此說來,三清豈不是這天地間頂尖的高手,再也無人能敵了。”
老君聽了這話,語重心長道:“悟空,若教你說的那么簡單,卻是一殺了之的做法,簡直糊涂透頂!這世上最厲害的不是修為法術,而是人心。行走世上,人人都有顧忌,所謂無知者無畏,大概便是說你了。”
悟空見老君一副良師模樣,無奈道:“只說說而已,我哪里會當真。但單論修為,三清應能當得起吧?”
老君搖了搖頭,又點點頭,道:“或許當得起,或許當不起。”
悟空問道:“自古有云,文無第一武無第二,當得起又當不起,這是何意?”
老君道:“你不曾入圣,自然不知。越是修為高絕,一旦交手便越是兇險。那神通直有排山倒海毀天滅地之能,你去想想看。”
悟空明白了,這大概便如后世的手談一般。韓國有個圍棋高手叫做李昌鎬,人稱“石佛”。他行棋綿密老成,計算精準無比,官子功夫極佳。在其全勝時期,憑借卓越的全局駕馭能力和天下第一的官子功夫,橫掃中日韓三國的頂級高手。但在他幾乎稱得上天下無敵的全盛時期,他的勝率也只有八成而已。
老君的意思是說,單論修為或許有個高下,但相差亦不過一絲而已,真正比斗起來,勝負著實難料。
那便是說,如三清修為的,世間還不罕見。悟空始終相信,不敢,便是因自身不夠強。倘若天下只有三清成圣,余者最高不過太乙金仙,這天下只怕都是道教的了,哪里還會有其他的存在?而如老君所,上一個會元正是如此!
老君見悟空思索,也不打斷他,便定定看著悟空。
悟空看老君看著他,自己也不好讓老君就等。他心思一動,忽地想起,自己頭上多了個金環,自己戴了幾日,不知是習慣了還是怎地,竟將這事忘了。自己忘了也就忘了,老君怎么也如同視而不見一般?
悟空忍不住道:“老君,你見過這金環?”
老君點點頭:“見過。”
悟空點點頭:“怪不得你見我戴了金環,問都不問。”
老君道:“通風神猿早去求我師兄了,我一切盡知,還問你作甚?”
原來如此,悟空又問道:“你是在哪里見過這金環的?”
老君道:“這金環便是那人造的,我如何能不知?”
悟空一驚,怪不得如此厲害,原來竟是那人造出來的。他心中浮過一層陰云,恐怕這金環難摘下去了。那人?如來?他兩個究竟是何關系,怎么佛教背后,隱隱都是那人的影子?
悟空問道:“那人造這金環,是專為五類之王預備的么?”
老君道:“正是如此!”
“那為何套在了我頭上?”悟空幾乎都帶著哭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