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悟空道:“師父,小心為上,我先去探探再說。”他說罷騰云近了村莊,見有兩個老者正在村頭大道邊上下棋,另有一老翁在旁觀戰,假悟空落定詢問:“老丈,此處是什么村莊?”
下棋那兩個頭也不抬,觀棋這個扭頭看了假悟空一眼,嚇得一哆嗦,結結巴巴道:“你是,是猴子,怎還會說話?”
假悟空暗道,此處離齊天嶺也不遠,難道這幾個老頭活了偌大年紀,卻沒見過妖怪么?他便道:“天下精怪也不少,這又有什么稀奇?”
這老翁手撫胸口道:“都是聽說,哪有見到真的。”
假悟空看了幾眼,也沒看出什么破綻來,便又到村中轉了一遭,也無異常,這才回來尋唐僧,道:“師父,確是好人家。”唐僧大喜,于是催馬來到村口。
那三個老者此時正收拾棋盤往回走,村中道路甚窄,三個老者并行,幾乎將這條路占了,正擋在唐僧馬前。
偏偏這三人行得又極慢,唐僧腹中饑餓,卻又不好催促。倒是烏平有些急了,一躍到了前頭,先施了個禮,然后道:“三位老丈,可否稍稍移步路旁,叫我師父先催馬過去?”
一老者看了看烏平,又回頭看了看唐僧,問道:“你比他年長許多,怎還叫他師父?”唐僧本不是烏平師父,但烏平又怎會啰嗦解釋,便道:“我師父乃是大唐圣僧,德行兼具,佛法精深,這可不是能以年齡論大小的。”
這老者面露喜色,道:“佛法精深,那可要稱一聲師父了,敢問一句,你們可是要去莊里?”烏平道:“正是正是!”
三位老者移步到了路旁,道:“我三個也是此莊中人,素喜佛經,那便回頭再請教了,圣僧請。”
唐僧坐馬上還了個禮,四人越過這三個老者,向前疾行進了莊子。唐僧下了馬,尋一家大些的宅院走了進去,他禮數周全,自然頗討人喜,于是用了齋飯,在這戶人家歇息下來。
剛進了廂房坐定,忽聽外面有人叫道:“大唐來的圣僧可在?”
唐僧開門一看,正是路上遇見那三個老者,于是施禮道:“三位老丈,貧僧起手了。”老者道:“聽聞圣僧高徒曾,圣僧精深佛法,小老兒我也曾誦過幾年佛經,有許多不解之處,還望圣僧不吝賜教。”
唐僧道:“承過獎,承過獎,賜教不敢當,倒可一同談經論道。”唐僧將這三位請到屋內。假悟空、烏平和紅孩兒三人,哪有一個愛讀經的,見他四個談起經文來,不知要幾個時辰,便都避讓了出去。
一老者坐定,道:“圣僧可曾聽說過‘圓頓’?”
唐僧點頭道:“這個自然知道。”
老者又道:“素聞‘圓頓’乃是成佛之法,不知是否確有其事?”
唐僧笑道:“圓頓乃是大法,雖能成佛,平常人卻終其一生不可得,修佛不比其他,若無根基,哪有許多天大機緣落在身上?”
老者點點頭,道:“多謝圣僧,我再問一句,‘歸元性無二,方便有多門’又是何意?”
唐僧道:“萬法歸一,人之本來面目無甚分別,修至最后,或許只得一個佛字。但至真至理雖只一個,入門途徑卻千萬種之多,無需刻意擇選。”
又有一老者道:“圣僧所真如醍醐灌頂,佩服佩服,我有一問存疑多年,還望圣僧指教。”
唐僧道:“老丈無需客氣,但問便是。”
這老者道:“‘懺悔更不造,能拔根本業’此句何解?”
唐僧贊道:“三位老丈讀得廣博!”
老者道:“哪里哪里,都是潦草看了。”
唐僧道:“這一句是說,有錯無妨,只要虔心懺悔,不再犯過,便能將業障連根拔起!”
老者問道:“多大罪業都可?”
唐僧道:“都可!”
老者道:“殺一國之人,再行懺悔,可否?”
唐僧一激靈,道:“那怎么可?”
老者呵呵笑道:“素聞唐王征戰南北,手底亡魂不計其數,若罪業不可赦,他想是要下十八層地獄了。”
唐僧心中生疑,問道:“三位老丈高姓大名?”(未完待續)
_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