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著兩人撿起棋子,又要再弈,悟空可再沒那閑工夫了,于是顯露身形,落了下來。
二人一驚,一見悟空,孟軻驚道:“咦?這小猴子,我見過你!”
“哦?”悟空想了起來,他在三界中,這尊猿猴之身也曾和孟軻會過一面,當(dāng)年假死只是瞬忽之事,孟軻居然到現(xiàn)在還記得。
悟空哈哈一笑,旋即化為人身,對二人道:“現(xiàn)在這尊,才算真正見過呢!”
孟軻見悟空施展神通,化出這具人身來,竟是他多少年不敢或忘之人,當(dāng)即躬身施禮口稱“上仙”。而龍樹卻只稍整衣裝,與悟空施了一禮。
悟空攙起孟軻,直截了當(dāng)問道:“孟老服了什么仙丹,”
孟軻道:“上仙可是看我活得太長了?唉,不知有多少人這么問我,其實,莫說服仙丹,我卻連仙氣都未沾過半點?!?
悟空自然看得清楚,孟軻根本就是法力全無,但長壽至此,可真是世間罕事了。他又問龍樹:“龍樹,你不去尋道,怎跑到這里喝酒下棋了?”
龍樹笑道:“喝酒下棋,亦為道也!”
悟空道:“你尋到了?我且問你,何為大道?”
龍樹道:“大道存乎萬象萬物之間,豈是我能尋得到的?實不相瞞,自三年前,我便不再去尋那虛無縹緲的道了?!?
悟空點了點頭,龍樹居然悟到了這個份上,也真難為他了。
孟軻道:“龍樹小友,可為我?guī)?。?
龍樹道:“孟老,這話我可不敢當(dāng)了,人人可為人人師,那才是真的?!?
悟空道:“龍樹,你容顏不改,是何道理?”
龍樹道:“不懂,不懂便任由他去了!”
真是一個奇人!悟空暗暗贊道,但凡尋道者,往往囿于一個“癡”字而難自拔,而龍樹年紀(jì)輕輕,居然這么輕易便懂得放下的道理。悟空心道,龍樹常年行走四大部洲,看似不羈,其實大道已存乎心,龍女心中有他,他卻不知龍女是誰,只怕這次,龍女一顆心要撲空了。
但悟空已答應(yīng)了龍女和觀音,要將龍樹帶回落伽山,自然不能食。他想想道:“我?guī)闳ヒ娨粋€人?!?
龍樹道:“好!”
“你不知是誰,便答允了?”悟空問道。
“不見你,也見他,不見人,也見物,世上相會之事,大抵如此?!饼垬涞馈?
悟空點點頭,和孟軻告辭,孟軻呵呵笑道:“在這無名道觀住了數(shù)月,我也該去走走了!”
孟軻大袖飄飄,有如仙人一般大踏步而去,悟空看得心生艷羨,如此人生,倒也灑脫。而天地間多少奇人能士,怪不得會元之厄來時盤古心疼不已,便是自己,也覺這是慘絕人寰的作為。
悟空攜起龍樹,駕云而起,居于云上,龍樹第一次騰云駕霧,卻無絲毫懼怕,只嘆道:“倒和我想的差不多。”
悟空見龍樹淡然模樣,心中更加斷定,這個龍樹的來歷,恐怕真如陰陽所說,是無根而生。而無根而生意味著什么,或者從造化中孕育而出,如鯤鵬一樣,另一種可能便是,有外力的參與。這外力,自然指的是天外之人了,除了那人,誰會閑得無聊,造出這么個妙人來呢?
片刻到了落伽山,悟空將龍樹徑直帶到蓮花池前,觀音和龍女仍在原地等候,見悟空帶人回來,二人目光盡都放在龍樹身上。
觀音還好,只是輕啟口唇,想要說什么又忍了回去,龍女盯住龍樹,久久不動,兩行清淚落下,真有執(zhí)手相看淚眼之感。
龍女,絕不會認(rèn)錯!她的神情已經(jīng)證明,這人就是龍樹菩薩,或者說,是和造化神猿毫無關(guān)系的龍樹菩薩!
悟空真開始相信,愛情這東西,真的能超越生死??!
而龍樹看見龍女,目光中也露出驚訝之意,這神情一閃即過,然后便是極度的不可思議,又過片刻,龍樹目光轉(zhuǎn)柔,見龍女珠淚兩行,龍樹輕聲道:“原來這世上,真有一個你?!?
龍女聽了這話,更是忍不住淚水,只是這時卻是喜極而泣,哽咽道:“你,你記得我,是嗎?”
龍樹重重點了點頭,道:“記得!你在我夢中出現(xiàn)過無數(shù)次!仿佛前生——”
“莫提什么前生了,”龍女輕聲打斷他道,“無論如何,今世再無羈絆的遇見了?!?
二人雙手相挽,緩步向后山走去,觀音迫不及待道:“悟空,這是怎么回事?”
悟空一頭霧水,龍女認(rèn)得龍樹,這也沒什么稀奇,但龍樹怎么會仍然記得龍女?他只是抱著權(quán)且一試的心意,卻不想竟促成了一段相隔一生的姻緣。于是苦笑一聲,道:“無論如何,龍女不會認(rèn)錯的,是吧?”
觀音若有所思,道:“不會認(rèn)錯的,他便是龍樹。”
就在此時,只覺地面巨震,二人迅疾騰空而起,但見目光所及之處,一切房屋樓閣如同被一只巨掌拍了一下,盡數(shù)倒塌。
悟空臉色劇變,他最初時還道是地震,可再想想,憑自己的修為,什么風(fēng)吹草動能瞞得過自己,這一下震動之劇烈,已超過他所能想象的范圍。
悟空也不及與觀音道別,身形一晃,在四大部洲走了一遍,放眼望去,滿目瘡痍!四大部洲好似同時經(jīng)歷了一個山崩地裂的神通,竟無一處完整之地。
最苦的便是城中百姓,房倒屋塌,城墻崩離,凡人哪能挨得住這般飛來的天災(zāi),哭爹喊娘聲如山響一般,還有居于海邊河畔的,海水倒涌而出,昔日平原,頓成汪洋。
山中走獸倉皇逃竄,躲避山石落下,受災(zāi)最小的,卻是修仙之人和天上飛禽,大地巨震,他們只騰空而起便自然無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