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海樓點了點頭:“雖說其他地方軍隊還在調(diào)動,但旨意已送到了軍營,我們搖身一變成為了水師。只是旨意并沒有說作戰(zhàn)計劃,也沒有說任何安排,只讓我們負責訓練水師。另外傳話的內(nèi)侍給了陛下口諭:一切事宜,聽命定遠侯。”
定遠侯?
爵位都摘了,還如此傳話,一點都不嚴謹。
顧正臣走向書架,取出一本文書,遞給了趙海樓,道:“這次的任務在海外,我需要你們用一個月的時間,籌備好一切出海事宜,所需物資與要求,都寫在了上面。”
趙海樓展開一看,臉色變得凝重起來:“只一個月,如此多東西需要搬運,可有些緊張。”
顧正臣笑道:“合理利用每一處適合停泊之地,遠火局的火器火藥,也都準備好,陛下已經(jīng)恩準了,還有會有一批猛火油、松油,務必封死了,嚴格管控,若是誰敢用明火亂來,丟大海里喂魚去。時間是有些緊迫,過了年之后就需要抓緊辦……”
于四野接過文書看了看,皺了下眉頭:“帶如此多火器、松油出海,總不會是小打小鬧,我們此行到底是?”
顧正臣肅然道:“出海之后,你們會知道,這是一項高度保密之事,對外只有一個口徑:下南洋!”
趙海樓、于四野對視了一眼。
南洋是有些海賊,可沒有任何海賊值得如此大動干戈,如此多兵力、如此多火器,別的不說,就是去升龍城住一段時間也是沒問題。
所有籌備都是為了大規(guī)模作戰(zhàn)、持續(xù)作戰(zhàn)準備的,尤其是糧食儲備,竟要準備六個月之多。去南洋的話,完全可以在泉州、廣州等地補充糧食,完全沒有必要在南京準備如此多糧。
很顯然,下南洋只是個托詞。
既然這是一項保密任務,那就不過問了。
洪武十一年終還是走到了最后,在爆竹聲中迎來了洪武十二年。
在元旦大朝會之后,藩屬國使臣也到了離開之時。
龍江碼頭。
李承義隨著使臣隊伍上了船,回頭望著金陵城,心中無限感慨。
終還是離開。
船動。
李承義走入船艙中,看著暗處走出來的身影,淡然一笑:“黃兄,多年不見,別來無恙?”
長江水朝著大海流淌而去。
船上。
不知何時出現(xiàn)了琵琶聲,幽怨之中帶著離愁。
顧府。
張希婉看著書房中忙碌的顧正臣,低聲道:“夫君不等倩兒和呂世國成婚之后再離開嗎?”
顧正臣搖了搖頭:“目前還不確定,若是籌備順利的話,怕是等不了他們完婚。另外,太子與青青成婚時若為夫還沒有返回,你們聽東宮安排就好。”
張希婉嘆道:“如此匆匆,對她們是不是不太好。夫君是知道的,若你不在,她們總會覺得少些什么,多了遺憾。”
顧正臣搖了搖頭,嘆息道:“最遺憾的,是你我離多聚少,是我沒有好好陪下母親,可不是沒出現(xiàn)在她們大婚之日。放心吧,我會給她們說清楚。這個時候,黃時雪應該隨占城國使臣離開了,計劃已經(jīng)開始,來不及顧及太多私情了……”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