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正臣笑道:“府學里還停留在圣人之道上,過于關注圣人之,多以一心只讀圣賢書,兩耳不聞窗外事為行事風格??筛裎飳W院不一樣,他們主張聽圣賢之的同時,還主張做出一番事來,比如醫學院,那就應該學習救死扶傷之法,只要法子有用,就應該去嘗試,證明是對的,就應該去推而廣之……”
陳工賢深深看著顧正臣:“仁兄見識卓絕,對格物學院了解如此之多,難不成是格物學院出來的弟子?”
顧正臣哈哈笑了起來:“差不多吧。”
鄒大舟眼神一亮:“那這格物學院第三道題,證明自我,留名于世,是何意?難不成格物學院的人都是逐名求利之輩,又如何證明自我?”
顧正臣收斂了笑意,神情也變得嚴肅起來:“格物學院并不求利,但說逐名,似乎也沒錯。每個人都希望在自己擅長的領域里,做出一番令人矚目的事,留下自己的名字!你們可知蒸汽機?”
鄒大舟疑惑:“不知,那是何物?”
陳工賢道:“應該是格物學院圈養的一種雞?!?
顧正臣下來,走向講臺:“蒸汽機并非打鳴的公雞,也非下蛋的母雞,而是一種足以留名史冊,改變大明的國器,它可以讓船無風而動,逆風快行。現如今自廣州至舊港,順風順水最快也需要二十三四日吧,可若是用上蒸汽機船,五日足夠了……”
陳工賢、鄒大舟瞠目。
五日?
從廣州到遙遠的舊港?
顧正臣拿出粉筆,簡單地繪了下輿圖:“從廣州到金陵,順行趕緊的話,也要一個月左右。蒸汽機的話,全速差不多七日。你們想,這事一旦成了,制造蒸汽機的人,是不是證明了自己的成功,他們的名字是不是該永遠與蒸汽機綁定在一起,留在史冊里,族譜里,世人心中?”
鄒大舟、陳工賢雖然對蒸汽機沒什么概念,可聽著顧正臣的話,也感覺到熱血沸騰。極大縮短遠航的時間,這種意義是何等巨大!
就以赴京趕考來論,窮的走三個月,有錢的也要舟馬勞頓一個半月,這路上可是沒啥精力去讀書復習的,可若是七天就能抵達京師,那節省下來的時間足夠將四書五經看三遍了……
顧正臣正色道:“這就是所謂的證明自我,留名于世,格物學院的人都想如此,你們——想不想加入格物學院,做出一番大事,讓世人知道你們的名字?”
鄒大舟、陳工賢有些傻眼。
這怎么滴,就談到了加入格物學院了?
再說了,格物學院可不是想進去就能進去的,那是需要考試的。教授的心思就是,讓我們先參加科舉,然后不中的話,再去格物學院試試……
嚴桑桑突然走了下來。
這時,一個老者站在窗外,一臉威嚴地看向顧正臣:“在我的府學里,拐騙我的弟子,你認為這合適嗎?”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