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這次俘虜的元軍有些多,加上納哈出所部,多達十一萬人!
如此眾多的俘虜,僅僅是看管就是個巨大問題,若是沒有一點威懾,一旦這些人再被有心人攛掇,再次作亂,缺乏防備的明軍,哪怕是平定了,解決了,也必然會承受不小損失。
而這個損失,顧正臣、湯和都不能承受。
為了確保俘虜不出問題,也確保俘虜能吃上飯,不鬧騰,顧正臣與湯和商議之后,決定采取將校、兵分開安置的策略。
以關照的名義,將納哈出、捏怯來、失烈門等人留在中軍,讓張龍、李宏、段施敏等人,接手俘虜營,并安插一部分小旗官進去,盯著俘虜動靜。
“薊州鎮還屯留有大量牛羊,遵化城、石門鎮那里也有大量牛羊,這些如何安排?”
湯和問道。
顧正臣揉了揉額頭:“羊可以殺了,但牛需要留著,這東西有大用。”
湯和舔了下唇:“我知道,配土豆,現在還沒入冊,我牽走十頭不礙事吧?”
顧正臣郁悶:“我說信國公,咱們能不能有點出息,為了一點吃的,喪了節操合適嗎?”
湯和上下打量著顧正臣:“節操?你還有這東西,你問問朝堂之上,誰不知道句容死一頭牛,格物學院少一頭羊駝,都和你有關,還節操……”
顧正臣咬牙:“牛摔死了和我有啥關系,我們買下來,還能讓農戶去買個新的牛犢子,我這是在做好事啊。”
湯和鄙視顧正臣:“我讓人牽走十頭,回頭找陛下請罪,不需要你嚷嚷什么,說漏了嘴,以后就住你家去。”
帳簾掀開。
林白帆急匆匆走了進來,道:“林山南送來消息,說駐守九山的小旗官張承不行了,吊著一口氣,想見見老爺。”
不等顧正臣開口,湯和道:“北山、九山的軍士傷亡極是慘重,長興侯他們打得很辛苦,就連長興侯本人也是身中兩箭,筋疲力盡,幾乎戰死。五千軍打到最后——”
“能站在上面的只剩下五百五十八人,一個山頭平均下來還剩下不到三百人。這些堅守到最后的將士,是當之無愧的功臣!”
顧正臣站起身,對林白帆吩咐道:“備馬。”
林白帆匆匆離開。
顧正臣對湯和道:“遵化城里的守軍就由你與趙海樓受降了,另外,派人去告知在三河的盛熙,讓他準備接收俘虜,并讓盛熙轉告布政使司,讓朱瑛以我的名義,給山東、河南布政使司發文,讓他們做好接收俘虜的準備。”
湯和應聲,問道:“你打算什么時候寫捷報?”
顧正臣反問:“還需要寫嗎?”
傳國玉璽到手,朱棡抱著當了寶貝疙瘩,看他的心思就知道,什么北伐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回金陵一趟……
朱棡都要回去了,他自然會將這里發生的一切告訴世人。
自己要做的,就是在朱棡回去之前,寫一封軍情簡報讓他帶回去。
湯和堅持:“晉王不是報捷使,他最大的任務是送回傳國玉璽。你是河北巡撫使,也是此戰的統帥,你應該來寫,而且,世人也在等這份捷報以安心。”
顧正臣思索了下,走至桌案,提筆寫下幾個字,道:“就這樣,差人報捷吧,文書后面送至。”
湯和看去,只見上面寫著簡短且直白的字:“薊州大捷,陣斬二十萬,俘虜元大汗!”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