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晨兄弟,你說這把槍不算成功,是指哪方面?蘇專家似乎也覺得這把槍沒有問題呀。”
林振軍看了眼蘇志遠,尋求認同。
蘇志遠思考了一會兒,點頭說道,“任何設計,都不可能是完美無瑕的,但我也和大家的想法一樣,依然認為這把槍的任何缺點,都無法掩蓋這把槍的優(yōu)秀。”
蘇志遠看出來,這把槍目前仍然算比較粗糙,后坐力稍微有點大。
導致作為步槍來說,精準度還是低了點。
不過,目前狀態(tài)真的已經(jīng)很優(yōu)秀了,剩下的問題,是需要在長時間,一點一點修正的。
以他的能力,他還真沒法一下子就說出這把槍令人難以忍受的缺點。
眾人疑惑地看著龍晨,等待龍晨接下來要說的話。
龍晨簡單組織了一下語,“這把槍,在目前這個結構形態(tài)中,還不算做到極致。”
“這還不極致?”
蘇志遠張大嘴巴。
要不是他親眼見識了龍晨的研發(fā)能力。
他都忍不住要對龍晨提出質疑了。
龍晨的這把槍,是在ak-47的基礎上,進行了迭代改造。
已經(jīng)完善了很多ak-47的缺點了,相對來說,在這個形態(tài)結構下,已經(jīng)沒有比這個極致的了!
“嗯,穩(wěn)定性不夠,而且在材料上,對我國目前的工業(yè)水平來說,是比較沉重的負擔。”
“額……我覺得好像已經(jīng)很出色了,用了很多高塑材料,已經(jīng)很節(jié)約材料了。”
材料部門的主任說話了。
他在這方面是專家,他一眼就能看出這把槍的造價成本。
比傳統(tǒng)的步槍會稍微高一點,因為用的是精工技術,但比同級別的其他槍要省很多了!
林振軍立刻問龍晨,“他說已經(jīng)很節(jié)約了,你怎么說?”
龍晨一臉認真地說,“槍械在武器消耗中,實際上只是占小部分,真正消耗最多的,其實是彈藥,制造彈藥需要消耗大量的黃銅,一把槍只要使用過一段時間,它所打出的子彈成本,會遠遠的超過槍械本身的成本。”
材料主任點點頭,“這個你說的是對的,可這沒有辦法避免呀。”
“不,有辦法避免的。”
龍晨非常篤定。
“辦法是?”蘇志遠立刻好奇起來。
他們作為槍械研發(fā)專家,會關注材料方面的成本和消耗。
但子彈方面的思考還真不多,因為全世界的子彈型號就那么些。
各個國家都一樣,尤其是步槍的子彈,幾乎統(tǒng)一都是毫米口徑的。
這方面也有說法?
蘇志遠虛心求教。
“改變子彈的口徑,從傳統(tǒng)的毫米,改進到5.8毫米。”
龍晨說完。
大家再次安靜下來。
他們有很多問題,但又不能輕易問出來,要不然可能會顯得他們很無知。
林振軍沒什么顧慮,疑惑地問:
“子彈的口徑是想改就能改的嗎?”
“一旦改了,勢必會影響威力啊,在我的印象里,5.8毫米的子彈好像全世界都沒有吧?”
蘇志遠也趕緊問,“是啊,全世界都沒有5.8毫米的子彈相關數(shù)據(jù)。”
“目前各個國家的制式武器中,用得最多的就是毫米和毫米子彈,沒聽說過5.8毫米。”
“而這兩種口徑的子彈,是經(jīng)過很多優(yōu)秀的軍工設計師,通過大量的試驗數(shù)據(jù)得出的最優(yōu)秀的子彈口徑,為何你忽然提出5.8毫米?”
蘇志遠難以理解!
他自詡在槍械領域算是專家了。
但他真的理解不了龍晨的思路,覺得匪夷所思!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