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消息可準?”
在辛寬和辛安單獨說話的時候,辛安將自己的想法告訴了她,那就是辛家要進一步加大精力財力在糖這件事上。
“從徐家要買糖開始我就琢磨這件事,私下問過不少人,也打聽清楚了京城這些糖的來源和價錢,加上廖家也要買糖,我才真正確定糖不輸于鹽。”
“糖的價錢高出鹽許多,且爹已經打通了貨源和送貨的路線,若是能讓朝廷看到其中的價值,辛家可再上一層樓。”
她的記憶里,幾年后朝廷開了海運后糖會成為和茶葉瓷器錦緞等同等重要的貨物,辛家比其他人已經走在了前面。
辛寬自然心動,當鹽商就是能賺錢,在關鍵的時候當朝廷給他們發點匾額,修個碑,立個傳他們就會心甘情愿的成為朝廷的錢袋子,有好處,但有限。
此刻,他看到了關于糖的更大價值。
“天子腳下果真養人,你眼界和在淮江的時候有了很大的不同,將辛家交給你們姐弟,我很放心。”
辛安笑了笑,她哪里有什么眼界,到目前為止也只是剛剛將目光從后院挪到外面,要學的地方還有很多。
有了辛寬親口賦予辛安權利,為了辛安往后在京城鋪開生意提供了許多便利,想著隨著消息的傳出,那些想要從辛家撈到好處的人便會從辛安這里下手,也為唐陌在外結交提供了助力。
“少夫人是處處為二公子考慮,但愿二公子能一直記得少夫人的好。”
春陽春綠兩個大丫頭是知道辛安這么為唐陌奔波,有時候也會為少夫人不值,少夫人的本事可是超過二公子的,卻無處施展。
辛安歪在軟枕上,“為人莫作婦人身,百年苦樂由他人,對比很多人,我眼下的生活已是許多人無法企及。”
世間多少才女,她們才情出眾亦曾名噪一時,但大多最后歸于后院,銷聲匿跡,即便是抗爭到了最后也多半沒有一個好的結局。
她們世道如此,無論一個女人多么的聰慧有本事,永遠也只能困居后院坐井觀天,一輩子圍著男人圍著兒女打轉,鮮少有人能為自己活一場。
“都別想那么多,至少我的付出是有回報的。”
有些事不能多想,想多了就是自尋煩惱。
次日剛起床的辛寬見到了宮里來的內侍,而后誠惶誠恐的跟著進了宮,一進宮門那些氣派宏偉的殿宇便讓他從心里臣服,生不起半點異心。
到了皇帝跟前更是跪著不敢抬頭,皇帝道:“起來說話。”
“謝皇上。”
誠惶誠恐起身,要不是最近多見了幾位官員,還和徐大將軍一起吃了酒,此刻怕是要雙腿哆嗦。
皇帝抬眼,“你給朕說說淮江鹽商的情況。”
辛寬躬身應答,“回皇上的話,淮江有排的上號的鹽商九家,分別是隆德興姚家、天成德楊家、正興德黃家、運昌號張家、德勝號韓家、金勝號劉家,長平號吳家,吉昌得魏家,以及草民所在的恒泰昌辛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