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桓的意思是錢要給,但也不急這一時。
“家里最近兩年花費太多,也的確有些周轉吃力,如今都上了正軌,再有兩三個月也就緩過來了,等緩以后再多多的給姐送就是。”
“你得空回一趟周家,看看家里要不要給兩位舅兄帶什么,若是有差事下來只怕不會回來,會直接去任上,到時候聘請師爺各種打點,這個銀子要周家自己準備。”
周玉檀點頭,“姐姐在京城也挺不容易的,我看那位侯爺不是那么好相處。”
辛桓笑瞇瞇看著自己媳婦,“怎么就那么貼心呢?”
周玉檀鬧了個大紅臉,嬌嗔了打了她一下起身去存放銀票。
接下來幾日淮江比早前募捐的時候還要熱鬧,姚家二老爺的傳記寫出來了,請了許多人去欣賞,不愧是翰林院來的人,寫的傳記辭藻華麗高雅,馬屁拍的潤物細無聲,姚家二老爺看著那叫一個身心舒暢,還特意奉上了大紅封表示感謝。
如此翰林院的那人寫的更帶勁,周圍羨慕夸贊的人也一臉羨慕,那些之前捐的少也跑去補了一筆,就想自己的傳記也能供奉在祠堂。
距離回京的時間越來越近,族中的辛悅帶著兩個妹妹陪著辛安各處選帶回京城的禮物,走累了坐在茶樓吃點心,辛悅幾個眼巴巴問起了京城怎么樣,是不是又大又氣派,一臉向往。
辛安都笑著回了她們,誰家的小姑娘不想出門走走?
家里父親兄長都會因著買賣的緣由出門,回來時口中說的都是新鮮的趣聞,她們心向往之,可她們是女孩子,沒有出門的機會。
“姐,我們能去京城看看嗎?”
辛悅問的小心翼翼。
辛安笑著點頭,“晚上你們回去問問,若是家中父母都答應就和我去住幾個月,等家中有人到京城來的時候再跟著一起回來。”
姑娘家也就能趁著沒嫁人之前出門走走,再說了,見見世面也是好事。
辛悅姐妹三個笑的眉眼彎彎,神色極為雀躍,已經開始幻想去京城后的事,“也不曉得京城的姑娘們穿什么,首飾是不是和我們戴的差不多,習慣是不是不一樣?”
“我聽說京城很干燥容易上火,說幾乎看不到山,特別的平坦”
看著她們開懷的樣子辛安也開心,她果然還是適合和姑娘們呆在一起。
次日辛悅的娘就登了門,她是辛安的三嬸,生的小巧圓潤,娘家也是書香世家,平日里規矩很好,“三個丫頭回來說她們的姐姐要請她們去京城小住,我來問問,可是她們鬧著要去的?”
“三嬸快坐。”
辛安笑著說是她邀請的,“我看妹妹們在家也沒什么事,不如跟著我去京城小住,等家中有人到京城來再帶回來。”
辛家三嬸有什么不明白,定是家里那個不懂事的丫頭開的口,笑著說她也愿意讓孩子跟著去,“姑娘家見見世面也好,辛悅和辛愉都已經定了親,再有兩年也該出嫁了,見了世面以后做了他人婦也能幫著操持里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