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沒想到他半路遇到了雍陽公主,瑯王向來厭煩被糾纏,便揮動馬鞭前行一步。
因著想避開身后的一眾馬車,瑯王跑到分叉路口,便挑撥馬頭操了近路。因著這路較窄,那些個馬車是不會走這條路的。
只是馬兒沒跑幾步,便遠遠看見對面者過來一批人馬,好似官差押解著犯人……
瑯王眼尖一眼便認出了對面行在中間的柳將琚。
只是那位年少的侍衛(wèi)長面色凝重,滿腹心事的樣子,并沒有朝前去看。
瑯王勒住馬繩,手腕一轉(zhuǎn),便調(diào)撥馬頭又回來官道之上,因為管道和小路之間隔著郁郁蔥蔥的山包,倒是可以王不見王。
待那群官差押解著一干人等路過時,還能聽見其中一個女犯人的嚎啕哭聲:“大人啊,放了奴家吧,奴家不過是聽了人差使,才吃了豹子膽去訛詐那崔家。可這不是也沒成事嗎?奴家還倒賠了銀子,那崔傳寶乃是白嫖了奴家啊……都是那柳府的管事收買了奴家,才犯下一時的錯誤,請老爺們開恩,放了奴家吧……”
“讓她閉嘴!”傳來了柳將琚的一聲冷喝。然后那婆娘的嘴似乎被人堵上了,只能發(fā)出嗚嗚聲音。
瑯王耐著性子聽了聽,這眉頭不禁一皺——都是些個什么亂七八糟的?不過他也聽出個輪廓。大約是崔家遭了訛詐,于是瓊娘便尋來這柳將琚幫忙。
但是這伙騙子,卻似乎就是他柳家有人使壞支使的……
這么一細細琢磨,瑯王頓時明白了七八分。
他們柳家一向持重,能想出這么下作路數(shù)的,除了那個不要臉的柳萍川還能有誰?
待得官差沿著小路走了,瑯王又折下馬頭,沿著小路現(xiàn)自趕到了素心齋。
素心齋為了“迎接”前來砸館之人,休息了半日。現(xiàn)在送走了瘟神,自然要卸下板子開門迎客。
只是已經(jīng)是錯過了正午日頭,大約是來不了多少的客人了,瓊娘想著趁著空閑,點撥下新聘來的廚子也不錯。
現(xiàn)在兩家食館,瓊娘一人分身乏術,干脆聘了六個廚子,各自管著冷食、熱菜和面點。
這樣一來,她的活計便大大減輕,只需要把控著菜品出鍋時的色味,指點廚子注意過油的火候,烹制的分寸便好。
這般想著,她便將兩家食館的廚子叫到了一處,準備讓他們試一試自己新研出了的一道澆汁賽海參。
可沒想到,居然來了客人,還指名叫瓊娘前來招待。
瓊娘從廚房里轉(zhuǎn)出來一看,原來是江東王大駕光臨。
只見他一身杏色長褂,寬面描金的鑲玉腰帶,漆黑長發(fā)緊束在銀冠之中,長眉深目,從馬上下來時,衣袂翩然,儼然是鮮衣怒馬的謙謙美男子。
瓊娘微微嘆了口氣,若真是個謙謙君子,該是多么省心啊!
因著父母被那趙家姐弟氣得夠嗆,俱留在家里教訓著哥哥自省。
瓊娘倒是免了向父母解釋自己為何跟這位瑯王過從甚密的緣由。只福了福禮,請瑯王去了雅房上間兒。
瑯王將一干侍衛(wèi)留在了雅間外,只拉著瓊娘的手問:“遇到了麻煩,怎的不找本王?宮中事務冗繁,你也太不體貼兄長,這般折騰柳侍衛(wèi)來回周轉(zhuǎn),是怎的不懂事?”
瓊娘沒想到這瑯王不知從何處聽了傳聞,竟是一副全知情的樣子,這般一臉嚴肅地教訓她做事不夠周全,不禁詫異地拿眼打量他的神色。
瑯王見自己唬住了這小娘,便接著繃臉詐道:“而且這事,既然跟柳家有關,你叫你大哥來管,他豈不是投鼠忌器?”
這句話,倒是正說在了瓊娘的心坎了。柳萍川做下這等惡心之事,她卻是無可奈何。
一個官家小姐的清譽,豈容她一個商門小娘玷污?若是她真的在官衙揭發(fā)了柳萍川的惡行,養(yǎng)父與養(yǎng)母也會為了柳府的清譽,暗中做手腳反告她誣陷。
現(xiàn)在告知給大哥知道,也不過是通過他敲打下那柳萍川,別拿她當前世里好面子的軟柿子拿捏,實則也不能指望柳將琚會拿自己的親妹妹怎么重罰。
想到心灰意冷處,她也懶得去管瑯王是從何處知曉的,只微微嘆了口氣,徑自問道:“王爺要吃些什么?”
楚邪原等著這小娘想到委屈處,眼角濕潤,淚意朦朧地跟自己告狀求個公道。
可是沒想到,她只是眉間暗了暗,一副吞下委屈的樣子,便若無其事地問自己要吃什么。
這下,他楚忘山與柳將琚在她心里的親厚遠近竟然一比之下,立竿見影。
自己乃是她未來的夫君,安身立命的根本,豈能排在兄長之后?這讓瑯王細思琢磨下,很是不舒服。
就在這時,又有伙計在門外說道:“小姐,雍陽公主與一干貴女前來食齋,需得小姐相迎。”
瓊娘一聽,便請瑯王稍坐片刻,她好起身下去迎客。
可惜瑯王不樂見自己的排位竟然還要在一群丫頭的后面。便拉住她的手,拖著長音道:“既然是來吃飯的,坐下來點菜便好,需得你去跑前跑后?給本王坐下,哪兒都不能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