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這不還沒收地籠,肯定還有得賺。”
“沒準還能大賺特賺。”
他可不是單純的安慰,也的確是對地籠報以極大的期望。
這段時間以來,別看他們延繩釣,粘網(wǎng),拋網(wǎng)用的很多次,但真要是仔細算計的話,地籠的收入絕對是排在前面的,而且,相比較拋網(wǎng)粘網(wǎng)這些來說,漁獲更加的穩(wěn)定。
阿青和梅武聽他這么說,心情立刻由陰轉(zhuǎn)晴,雙手合十,祈禱著地籠能夠暴籠。
吳安說道:“責任在我,是我這次選錯了地方。”
阿青趕緊搖頭:“哥,胡說什么呢。”
“這怎么會是你的問題。”
“肯定不可能。”
“沒準是因為我今天運氣不好,在船上沖撞了你的好運氣。”
梅武也跟著搖頭:“阿安,什么責任不責任的,我們可沒有怪你的意思。”
老符頭說道:“阿安,要這么論的話,我開船,我責任更大。”
吳安看他們這么說,笑了笑說道:“行,咱不說這話了。”
“那咱們繼續(xù)往南跑一跑。”
老符頭點點頭:“行,聽你的。”
老符頭去開船。
阿青和梅武閑著沒事,就把垃圾收拾了一下,全部塞到了蛇皮袋里,這是吳安要求的。
其實吳安也知道,他們做的這點事情,對于大海而只是杯水車薪,但要是不做,心里就跟有根刺一樣,怎么都不舒服。
咱管不了別人,至少能管得了自己。
能做多少就做多少,但求問心無愧。
開了半個小時左右。
又來到一處小島附近,吳安隨口說了句就在這附近吧。
老符頭仔細觀察了一下,確定了下延繩釣的方位。
梅武和阿青開始作業(yè)。
吳安也來幫忙一起掛餌料,趕在天黑之前成功將延繩釣全部下下去。
老符頭說晚飯他來做。
作為五保戶,做飯自然是不在話下。
吃過飯。
看了個電影,吳安看了看延繩釣的運氣值,還不錯,只剩下12點,這也說明,延繩釣的收獲中規(guī)中矩,幾人喝了壺茶,等運氣值清空,吳安立刻招呼著去收延繩釣。
收獲還行。
但種類比較雜,有黃腳辣,還有黑鯛,海鱸魚之類的,都屬于比較常見的,價格一般,但量不小,三千米的延繩釣,有一千多斤的漁獲。
快要收完的時候,阿青突然驚奇的喊道:“哥,快看,居然釣上來貝殼啦。”
吳安一臉驚奇,看到還真是貝殼,看著也沒什么特別的,貝殼形狀近圓形,表面顏色看著黃不黃褐不褐的,看著挺不起眼的,應該是被鉤子湊巧給鉤上來了。
他把貝殼從鉤上取下來,還挺大的,有二十厘米出頭,掂量著挺有分量。
貝殼他沒怎么見過,拿著去找老符頭。
老符頭看了一眼,頓時驚訝道:“白蝶貝,哪來的?”
吳安說道:“延繩釣釣上來的?”
“啊?”老符頭愣了愣:“行吧。”
“你不認識?”
吳安搖搖頭。
老符頭說道:“白蝶貝是珍珠貝,可以生產(chǎn)珍珠。”
“當然也可以吃。”
“也挺好吃的。”
吳安眼睛一亮,墊了掂手里的白蝶貝:“這里面有珍珠?”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