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開繩子,漁獲落下,吊臂猛然上揚,一時間甲板上一片紅彤彤的。
阿青激動的跑上去,喊道:“都是加吉魚。”
樊大力搖搖頭,說道:“是大眼雞。”
“但個頭這么大的大眼雞,的確是不多見。”
大眼雞算是比較常見的海魚。
他說著話,拿起一條大眼雞,用手掌比劃了一下,滿臉喜色的說道:“這個都有半米出頭了。”
“得有一斤多。”
“阿安,這價格肯定不錯。”
吳安撿起在腳邊還撲騰的一條大眼雞,也用手比劃了,居然有他三個手掌大小。
這魚也叫大眼鯛,魚如其名,眼睛是特點,特別大。
非常的漂亮,顏值很高,尤其是一對眼睛,晶瑩剔透的,就像是果凍一樣。
而且通體赤紅,這樣子的魚在他們這邊非常的受歡迎。
因為擺在酒席上,看著就相當喜慶。
所以阿青才會把這魚喊作是加吉魚,和真鯛是有點像,都是鯛魚嘛,也都紅彤彤的比較喜慶,因此在有些地方也的確被一起叫做加吉魚。
而且,樊大力說的大眼雞,也就是一個統稱,他們這邊的漁民,把很多眼睛大的魚都叫做大眼雞。
有些魚看起來很像,不仔細分辨根本認不出來。
所以。
在水產市場上,有不少李逵和李鬼,拿便宜的海魚冒充價格高的,還總有人會上當,吃干抹凈都察覺不到。
只是一個名稱而已,其實也無所謂。
為啥呢?
因為真鯛和大眼雞的價格差不多。
也就幾十塊錢一斤。
價格是沒有那些名貴魚種貴,但是勝在量大啊。
吳安把手里的大眼雞扔進網筐里,問道:“能有多不錯,能上五十嗎?”
樊大力想了想,說道:“大差不差吧。”
吳安點點頭:“那還行。”
“這一網有個千把斤。”
大家算了一下,那這一網保守收入都能達到五萬,要是和昨天那幾網比是差了點,但要是拿其他拖網船來比較。
這一網的收入,已經相當不錯了。
很快。
第二網入海。
大家也開始分揀漁獲。
吳安看了看時間,這么多漁獲,挑揀估計得個把小時,差不多11點多鐘,可以早點吃完午飯再起第二網。
那中午飯就湊合湊合,吃剛捕撈上來的大眼雞吧。
他問道:“這魚怎么吃?”
樊大力隨口說道:“簡單,清蒸就行。”
“也可以煮魚湯。”
“聽說刺身也不錯,但我沒吃過。”
“這魚鱗摸著是不是跟砂紙一樣,刮不掉的,但蒸熟以后,魚皮很好撕。”
這魚不算貴,偶爾有捕獲,自家也會留下來嘗嘗。
之前吳安家里沒人出海,倒是沒什么機會吃。
吳安問道:“好吃嗎?”
樊大力點點頭:“蒜瓣肉嘛,你挑這兩只,夠咱們這些人吃得了。”
吳安剛要去拿樊大力分出來的兩條大眼雞,阿青就一手舉著一只,好奇的問道:“哥,你快看,這兩條大眼雞的尾巴不一樣。”
“一個是平的,一個跟燕子尾巴似的。”
吳安打量了一下,輕咦一聲,要不是阿青這么說,他還真沒太注意到,這么多大眼雞,尾巴的確是分了兩種。